6/15/2012

別讓 「追隨熱情」這句話沖昏頭

~《賈伯斯》傳作者艾薩克森

去年10月5日,賈伯斯辭世。19天後,他生前唯一授權、口述的傳記《賈伯斯》,在全球同步上市。成為亞馬遜去年最暢銷的一本書。銷量突破了220萬本。

執筆的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也跟著在全球暴紅。


從資深煤體人(曾任《時代雜誌》總編輯、CNN董事長),改行當傳記作家。60歲的艾薩克森,寫過好幾個「大人物」的暢銷傳記:富蘭克林、愛因斯坦和季辛吉。但沒有一本,像《賈伯斯傳》這樣轟動。

「他的故事很吸引人,我只需要聆聽就好,」兩年來,四十多次貼身採訪,艾薩克森亦褒亦貶,層次鮮明地呈現出賈伯斯複雜、特異的性格,以及追求完美的狂熱。

五月底。在紐約庫怕聯合學院的畢業典禮上.他分享了這位早逝的天才,以及另外兩位他筆下傳記主角 富蘭克林、愛因斯坦給世人最重要的啟示。

*****************************************

發明拍立得(Polaroid)相機的艾德溫.蘭得曾說,如果你能找到科技與美學的交會點,就可以對世界做出比別人更多的貢獻。

04年,賈伯斯打電話給我時,我已經出版了《富蘭克林傳》,手邊剛寫完《愛因斯坦傳》的書稿。他問,「那麼,接下來要不要寫我?」我心想,這個人最大的優點,肯定不是謙虛。後來我才曉得,他得了癌症。

第一次採訪,他透露,「從小,我就喜歡藝術、喜歡美感、喜歡書法,但我也是個電子迷,我很喜歡工程。」

從賈伯斯的一生,你可以看到他如何結合科技與美學,改變了整個產業:不論是個人電腦、音樂、手機、iPad、數位動畫,甚至零售通路,他都深信,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才能做出更好的產品。

三位偉人留給世界的啟示

事實上,從富蘭克林、愛因斯坦到賈伯斯,這三個我筆下的傳記主角,都擁有這種信念。富蘭克林是個充滿科學精神的作家和政治家,愛因斯坦則是個熱愛音樂與文學的偉大科學家。

所以,今天我要效法賈伯斯生前唯一的畢業典禮致詞,跟大家分享三個啟示,也就是這三位傳記主角留給世人的啟示。

第一個啟示,來自賈伯斯:要有追求偉大產品的熱情。許多人只對賺錢充滿熱情,他卻認為,只要做出偉大的產品,利潤自然會跟著來;但要是你一心只想發財,做起產品就會偷工減料,怎麼會成功。

他的一生,充滿了這種熱情,而且強烈到足以說服別人去完成不可能的任務。這就是與他共事過的人所說的「現實扭曲力場」。

當年,他跟沃茲尼克一起,為電玩遊戲廠Atari開發一款叫做Breakout的遊戲。

沃茲尼克告訴他,得花五週,才寫得完程式碼。但賈伯斯說,他倆週末要到果園打工,所以一定要在四天內寫完。「不可能,我做不到,」沃茲尼克回答。

別怕,你絕對做得到

這時,賈伯斯瞪大了眼睛,看著他說,「別怕,你絕對做得到。」結果,沃茲尼克抝不過他的要求,硬是熬夜四晚,寫出了程式。

做iPhone的時候,賈伯斯因為不喜歡塑膠螢幕,決定換成玻璃,所以找上康寧公司執行長魏文德。魏文德告訴他,康寧曾經開發出一種硬度超強的大猩猩玻璃。

賈伯斯馬上心動,「就是它!我必須在九月前,拿到這種玻璃。」「不行,我已經說了,我們只是開發,並沒有實際生產,不可能做得出來。」

魏文德後來告訴我,那時,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這傢伙坐在那裡,眼睛眨也不眨一下,直直瞪著我說,『別怕,你絕對做得到。』」(笑聲)

賈伯斯離開後,魏文德立即連絡康寧在肯塔基州的一家工廠,下令改做大猩猩玻璃。而當廠長說,太趕了、做不到的時候,這回,輪到魏文德跟對方說,「別怕,你絕對做得到。」

幾個月後,他們做到了。現在,你們手中iPhone、iPad的玻璃,全部是康寧公司做的,這都要歸功賈伯斯對於偉大產品的熱情,以及他的「現實扭曲力場」。

第二個啟示,來自愛因斯坦:保持對新奇事物的熱情。

愛因斯坦七歲時,父親給了他一個羅盤。他對羅盤裡的指針為什麼指向北方,充滿了好奇:無論羅盤怎麼轉動,只見指針輕輕抖動後,還是指向北方,似乎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所牽引,是什麼呢?

17歲的他,則是對電磁學理論中的麥斯威爾方程式,深深著迷。這套方程式認為,無論觀察者怎麼測量,光波的傳播永遠保持定速。

愛因斯坦就很好奇,「假如我追著那道光束一起飛行,相對速度是否會不一樣?」就是這種強烈的好奇心,讓他成為偉大的科學家。

第三個啟示,富蘭克林認為,有時,我們應該相信包容的重要,試某些過度的熱情冷卻一下,多去尊重其他人的立場、價值。

當年,美國獨立後的制憲會議,大州和小州為了國會代表權的分配,爭執不休。82歲的富蘭克林提出了妥協的呼籲,力勸持不同意見的雙方,各自做出讓步,以拉近立場。

在他眼中,願意妥協的人,也許沒什麼偉大的熱情,當不上英雄人物。但是,他們卻可以造就偉大的民主、偉大的社群。

我們忘記告訴你的事

這週,全美各地大學的校園,都有不少像我這樣的人,站在講台上,勉勵畢業生要「追隨你們的熱情」。

但是,你們要當心了,這並不是個好忠告,因為它會誌讓你們變成一種「我最大」的世代,以為一切都是為了我、為了我的熱情。

多年前,我大學畢業時,學校的教會牧師做了很棒的講道,主題是「我們忘記告訴你的事」。

他說,人生不能一切為自己,而是要為比自己更高一點的目標,為你的社區、你的國家、你的世界,為任何你覺得可以激勵人類的理想努力。

我相信,富蘭克林一定認同這種目標。他畢生都在為美國人民的福祉,推動各種化解歧見的合作計劃。

1955年,愛因斯坦因為腹部動脈出血,被送進醫院.但他拒絕了手術。臨終前幾天,他要求再看一遍自己的論文,一行一行修改上面的方程式,依舊想找出羅盤指向北方的原因、解開地球磁場的奧祕。

一年前,賈伯斯的病情開始惡化,我去帕羅奧多看他,我們談起人生的目的與意義。這個對產品充滿了狂熱的人,絲毫沒有富蘭克林或愛因斯坦那種追求公眾利益的興趣。

然而,他說,走過這一生,讓他體會到,生命是一場旅程,而這個過程就是一種獎勵。人生的旅程中。你受惠於歷史,受惠於前人的各種貢獻。例如,前人發明的產品,或是在大學、其他地方所學到的知識與能力。

所以,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要有所回報,都要為這條歷史長流,盡一分力,賈伯斯說,這就是他體梧到的人生使命。

我認為,這三個人都給了共同的敏示:追求自己的熱情很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引導這些個人熱情,去完成更崇高的使命。祝福你們,願你們成功。

來源: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