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6/2012

CEO觀點/好老闆 通常容易內疚

【經濟日報╱編譯 莊雅婷】
好的領導人有什麼性格特點?果決、有自信,還是聰明?最新的研究顯示,容易內疚的人較能成為好老闆。


先舉個例子。每年許多企業都會舉辦尾牙,有人得負責找場地或安排菜色等瑣事。雖然統籌這些活動通常都沒有回報,但總是會有人自告奮勇。

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研究生沙姆伯格(Rebecca Schaumberg)想了解,為何這些人願意在沒好處的情況下跳出來扛責任?她猜測不這麼做他們會覺得內疚。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對內疚的感受程度差異很大,而這種情緒會促使人們採取行動。比方說,有些人周五一定要加班,才有辦法享受周末。

沙姆伯格說:「我們通常會設法擺脫這種不舒服的感覺,但亟欲消除內疚感反而會驅策我們積極行事。內疚的預期心理可能讓人嶄露頭角或出任領導者。」

她和同事設計一份問卷,徵求自願者回答假設問題,例如「開車半路撞到動物」,再請他們根據個別題目勾選情緒反應,藉此評估受測者的「內疚傾向」。

接著,受訪者被要求完成團隊工作,他們可能在沒有實質報酬的情況下承擔責任。結果顯示,內疚傾向愈高的人愈可能自告奮勇擔當大局。

實驗團隊也檢視擔任管理職受訪者的工作績效,發現容易內疚的人較能接受同事的批評指教,是更有效率的領導者。

這個結果很令人吃驚,因為內疚感常被視為負面情緒。先前的研究都顯示,保持樂觀等「正面情感作用」,有助提升領導效率。

沙姆伯格認為,這或許是因為容易愧疚者的責任感較強,這類領袖也較能覺察自己的過失。

另1名研究員柯恩進一步探討內疚和道德行為的直接關聯。他們在假設情境下詢問受訪者,是否寧願違反人權,也要鑽法律漏洞做生意?內疚傾向低的受訪者有41%會這麼做,但內疚傾向較高的受訪者中贊成比率只有25%。

柯恩在報告中總結表示,愧疚傾向高的人較不可能有不道德行為,這可做為挑選主管和伴侶的標準。

雖然內疚傾向能帶來正面影響,不代表管理學課程應嘗試誘發這種情緒。沙姆伯格認為,正確的做法是教導未來經理人內疚感是正常情緒,而非把它解讀成負面經驗。(取材自BBC)
【2012/12/17 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