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2019

改善代謝症候群 先改變生活型態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9/05/14
代謝症候群可說是一群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總稱。執業營養師謝惠敏表示,代謝症候群判斷標準包括高血壓、高三酸甘油酯、高密度脂蛋白過低、高血糖、腰圍過大等,前瞻性研究指出,代謝症候群不僅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危險性,也會增加腦血管疾病潛在風險。建議改善之道,著重於改變生活型態。

形成代謝症候群原因未明,醫師仍應依照各個危險因子進行臨床診斷。營養師指出,改善代謝症候群應以改變生活型態為主,包括運動計劃、飲食管理等,目標是減輕體重、減少腰圍、改善血液變成正常數值。

研究發現,每天運動三十分鐘,每週進行至少五天,可望降低產生糖尿病的機會。針對飲食部分,研究指出,飲食種類及品質,與降低代謝症候群有重要關聯性,而且飲食當中的熱量、醣類、蛋白質、脂肪、膽固醇與體重、腰圍有顯著相關性。

其實台灣民眾飲食西化、精緻化、流行化、外食機會增加、加工食品增多等因素,都使個人飲食產生極大變化,飲食中油量、蛋白質增加,纖維質、鈣質攝取不足,已經成為現今飲食最大問題,食品中添加物、糖、鹽、加工品,也帶給身體極大負擔。呼籲民眾謹記低油、低糖、低鹽、高纖的健康飲食習慣,對於改善代謝症候群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