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全指出,兒童與成人不同,兒童高血壓定義並非以固定數字判定,對於一歲至未滿十三歲孩子,主要是根據性別、年齡及身高來評估。對於滿十三歲以上青少年,美國兒科學會指南採用與成人相同標準,也就是血壓達到或超過130/80毫米汞柱就定義為高血壓。
陳勇全醫師進一步指出,很多兒童長時間使用3C產品,戶外活動時間大幅減少,加上高熱量、重口味飲食習慣,使得高血壓不再是大人的專利。雖然多數兒童高血壓早期沒有明顯症狀,但長期下來可能傷害心臟、腦部及腎臟,因此,定期量測血壓,建立健康飲食與運動習慣,及早發現、積極追蹤及配合醫師指導,孩子將有機會把血壓控制在理想範圍。
值得注意的是,白袍性高血壓是指孩子在醫療院所量血壓時出現偏高現象,但在家中時血壓卻是正常情況。這可能是因為孩子在醫療環境中感到緊張或焦慮所致。雖然這種情況不像真正高血壓那樣具有持續性風險,但仍需定期追蹤血壓變化。(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