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2012

窮天下之辯者,不在辯而在訥

蔡禮旭

孔老夫子在《大學》裡面真正把我們人生的真相說出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就告訴了我們,我們本有明德,本有本善。
真的,沒有讀聖賢的教誨,我們真的了解自己了嗎?而當一個人都不了解自己,又怎麼成就自己?我們連自己都不能成就,焉能成就別人?所以「欲愛人者先自愛」。我們自己都搞得亂七八糟,然後說我要把我的兒子教好,那我們拿什麼觀念、我們拿什麼智慧把他教好?所以「欲助人者先自助」,不然會變成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欲知人者先自知」,《大學》裡面又有一句話,叫「知所先後,則近道矣」,「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我們先後順序搞顛倒了,那一輩子都是顛倒。今天我們都不了解自己,那了解別人太困難了,因為自己跟自己二十四小時朝夕相處都看不清楚,我們又焉能去看清楚別人?我們自己都沒有好好愛護我們這顆本善的心,好好把我們本善引發出來,我們又如何去幫助我們的孩子?如何去幫助我們的學生?所以人真正明白這一點,當要去感化他人以前,最重要的要正己,自己先做好,自己先學習。

我記得我在念師範院校的時候,我的同學常常都會寄一些心理測驗給我,寄來的時候上面就比方說二、三十題題目,你做完答案之後,它會統計分數,比方二十分到三十分,你的個性很像老虎型的,再來,另外一個分數說你很像孔雀型的。你們都沒有做過這樣的心理測驗?有吧?還有,你的個性像無尾熊型的,反正就是要我們跟畜生很像就對了。現在還有很多暢銷書是「你要做狼還是要做羊」。真的,有一次我們到一個很大的師範院校去,學生超過一千人;一千多個學生,我們在上「如何落實德行教育」,跟他們分享一下,因為他們以後都要為人老師。當講課的老師問到說,你們覺得要做狼還是要做羊?他們還挺有默契,右邊全部說狼,左邊全部說羊,可能是因為「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比較像狼的就看得比較順眼就一堆,比較像羊的就一堆。有沒有這樣的傾向?有,會同氣相吸。

結果老師問完以後,就在那裡狼、羊,在比誰比較大聲。所以這個社會顛倒了,好像大聲就比較厲害。哪有這種事!你大聲,人家口服心不服,遲早出狀況。所以真正能讓人家心悅誠服,唯有我們有真實的德行讓人佩服。所以格言裡面有一句,「窮天下之辯者,不在辯而在訥」。你看我們以前的認知很可能都跟真相背道而馳。窮天下之辯者,所有世間的人都不敢跟你辯論,是因為什麼?不在你的口才很好,而在剛毅木訥。這是有仁慈之心的人,才能讓天下的人心悅誠服。這「訥」是都不講,好好的去依教奉行,把道德仁義演出來,天下的人都佩服他。所以堯帝做到了,堯帝那時候看到犯人,他說都是我沒把他教好,把他放了,把我關起來。因為有這樣的心境,他的人民都羞恥不能像他一樣的德行,恥不如堯舜,那真是讓天下的人都佩服。所以不是大聲有用,我們也不能示範錯誤的給學生看、給下一代看,大聲就讓人家怕,那是絕對錯誤的。

來源: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