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2015

青光眼 可依肝鬱氣滯、痰鬱化火、陰虛火動論治

【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15/08/14
原發性青光眼又分為充血性(急性、慢性)、非充血性(單純性)兩大類。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陳志芳表示,急性患者建議馬上送醫診治,慢性、單純性患者配合中醫療法有助縮短療程。

陳醫師指出,傳統中醫認為,青光眼雖是局部症狀,但是有些患者是由體內臟腑功能失調所引起,患者依據臟腑違和出現之證,經辨證後對證下藥,如此即可促使臟腑功能恢復正常,屆時眼壓自然跟著正常。不過證有單獨出現,亦有夾雜互見,治療時必須謹慎用藥。

陳志芳醫師指出,慢性、單純性患者常見微感頭暈、頭痛、眼珠脹痛、看物皆花、視物有虹視現象等症狀,兼有情志不暢、胸脅滿悶,吃得少、睡得少、口苦咽乾、精神疲憊、心情煩躁、舌紅苔黃等症狀,證屬肝鬱氣滯,適用加味道遙散加減。

兼有心悸、胸悶、噁心、痰多、吃得少、心情煩躁、口苦黏膩、舌紅苔黃等症狀,證屬痰鬱化火,適合黃連溫膽湯加減;兼有失眠、耳鳴、五心煩熱、口燥咽乾、舌絳無苔等症狀,證屬陰虛火動,適合用阿膠雞子黃湯加減;兼有失眠、耳鳴、腰膝痠軟、精神倦怠、臉白肢冷、舌淡苔白等症狀,證屬肝腎兩虧,適合用杞菊地黃丸加減。
(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