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2016

詩人 莎士比亞

April 23, 2016 王海龍
西方文學史上被全球讚頌的古典作家最傑出者有四大詩人。哪四大呢?公認的是荷馬、但丁、莎士比亞和歌德。

其他三位差不多都是終身寫詩,稱他們為詩人自然好理解;但我們知道莎士比亞一生的主要成就和名聲是劇作家,他為什麼被尊稱為詩人呢?

如果我們對莎士比亞生平略有涉獵,就不難看出,莎士比亞的確寫過詩,而且他極有詩才,配得上詩人的高貴稱號。

在莎士比亞時代,寫劇本往往是個世俗的營生,它並不被達官貴人瞧得起。莎士比亞一生酷愛戲劇創作,其實,他的劇本也是用詩體寫成的。讀莎士比亞的英文原作,我們知道他的作品被稱為是「詩劇」,它們是用無韻體詩的形式寫成的,這種詩體有點像我們今天熟悉的散文詩,它在那時的英國被稱為「素體詩」。

那時候,文壇上詩的地位高於戲劇,詩人才是文學家最高的桂冠。

今年4月23日是文豪莎士比亞誕生四百周年。莎士比亞一生有著無數的謎。他的出生和去世是同一個日子;而跟他同一天去世的還有西班牙的文壇巨人、寫《唐吉訶德》的賽萬提斯。這個日子很怪,二百四十四年以後,英國另一個被稱為詩聖的湖畔派詩人華茲華斯也是這一天去世的。

莎士比亞是個文壇怪傑。他本是個小鎮鄉巴佬,史書上說他並沒受過什麼正規教育但他卻敢於闖到倫敦去撞大運。他成功了,臥薪嘗膽了幾年成了傑出的戲劇家,京城的大劇院上演他的劇作,他後來還成了環球劇院的股東。由於莎士比亞彗星般地成功和閃耀,招致了文壇同行的嫉妒和誹謗。但更引起軒然大波的是懷疑:當時貴族根本不相信一個窮小子能成功、能享有這樣大的文名。於是他們就搜根刨底地想找出破綻。這種偵探式的大起底搜尋不止是在莎士比亞活著的時代,甚至到他死後也發起過幾次要掘墓驗證的高潮。

當時有人懷疑莎士比亞根本就不會寫作:那時在英國戲子和寫劇本是下三濫行業,有人以為以他署名的劇本實際上是某個或某幾個貴族寫的。他們買斷了莎士比亞的名字是為了用它署名以避嫌。循著這個思路,甚至有人找到了一系列的貴族和學者作為「莎士比亞」候選人的名單。這名單包括社會聞人、名流,甚至有哲學家培根;最可稱奇的是居然有人「考證」出莎士比亞的原作者就是伊莉莎白女皇本人!

這些往事今天看來雖然可笑,但在當時卻真正是文壇風波。幸虧在其時莎士比亞的崛起有板上釘釘的反證。這反證就是當年被稱為是「大學才子」派的一個劇作家格林對莎士比亞成功的嫉妒和諷刺,說莎士比亞是「用別人的羽毛裝點了自己的烏鴉」。大學才子派都是當時牛津劍橋的菁英,他們寫劇本寫不過莎士比亞,只能酸溜溜地嘲罵。還有比這更好的證明莎士比亞成功的鐵證嗎?

莎士比亞的劇本貼近生活又有著人文主義的浪漫氣息,很受時人歡迎,一時間很快就火遍了都城。傳說伊莉莎白女王曾傳他的班子去宮廷演出過,看了《亨利四世》後還不過癮,指定要莎士比亞寫個這裡面的丑角福斯塔夫談戀愛的故事,於是就有了《溫莎的風流娘兒們》。

可惜好景不長、彩雲易散,他剛剛紅火了幾年,在1592年倫敦突然爆發了大瘟疫。那時候衛生水平極低,瘟疫流行必須關閉劇院杜絕傳播源。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事業剛剛起步的莎士比亞跟著遭殃了。

可莎士比亞這時沒有氣餒,而是將天災人禍當成了砥礪意志的動力,他用這段時間充電和進修,寫出了兩篇著名的長篇敍事詩《維納斯和阿都尼》和《魯克麗絲受辱記》等,成功地奠定了他在上流社會文壇的名聲,讓這些人心服口服,為自己以後的文學事業再上層樓做了最好的準備。

莎士比亞少年時上過文法學校,學過拉丁文,他這兩部長篇敍事詩皆取材於古羅馬詩人奧維德的《變形記》。莎士比亞活著時對這兩部詩歌非常看重。文學史資料記載,他的這兩部長篇敍事詩也曾經有過很崇高的文壇地位。1650年以前,在當時的莎士比亞作品中,《維納斯和阿都尼》受重視的程度僅次於《哈姆雷特》;而《魯克麗絲受辱記》則在《亨利四世》等作品後占第四位。直到1700年,他的詩歌才漸居次要地位。莎士比亞本人對自己的長篇敍事詩也非常重視。《維納斯和阿都尼》出版時,他驕傲地稱這是他的「第一個成果」。顯然,莎士比亞此前已經有了大量成功的劇本,莎氏仍然稱它「第一」,足見作者本人對它的重視。

《維納斯和阿都尼》取材於古希臘羅馬神話,情節是描寫愛神維納斯無望地愛上了美少年阿都尼。她百般使計、死纏爛打試圖勾引他,可心思費盡,阿都尼硬是不入彀;這個美少年心在原野,他嚮往孔武有力馳騁遊獵的生涯。此詩的主題迎合了那時的時代精神。一是崇尚愛和人性的釋放,一是無條件地讚美人的天性和對大自然的狂戀。這部詩的主題是悲劇。最後維納斯沒能拴住阿都尼的心,這崇尚自然的孩子非去打獵而死於野豬的獠牙。他最後變成了一支豔麗如血的風信子花。

《魯克麗絲受辱記》則是揭露當時羅馬暴君塔昆的兒子強姦屬下貴族妻子魯克麗絲,她受辱後哀懇自己父親和夫君替她報仇然後自殺的故事;魯克麗絲自殺後激怒了整個社會,全城的人發生暴動終於推翻了暴君統治,為克魯麗絲洗雪了恥辱。在這兩首長篇敍事詩中,莎士比亞抒情和敍事技巧十分高超,且夾敘夾議,充分利用了他善於駕馭的戲劇性技巧,寫得情節跌宕起伏攝人心魂。這非常時期,雖然不能去劇院看戲,大家仍然能在家裡欣賞莎士比亞的才華。莎氏的這些敍事詩受到了熱烈追捧,以至於當時的倫敦一時因之洛陽紙貴,在出版幾年之內,它就被再版了十一次。

莎士比亞除了寫詩歌寫戲劇的才華外,他還是個善於花樣翻新的天才。史載魯克麗絲這個題材當年曾經很火爆。一百年前的喬叟寫過,在莎士比亞時代還流行過這個主題的歌舞劇和舞曲。莎士比亞卻依然能在老話題上出新,舊瓶裝新酒並取得巨大成功,的確值得稱譽。

值得一提的還有莎士比亞早期創作的其他大量詩歌作品。長城不是一天建成的,莎士比亞也不是一天造就的。任何天才都不是神話,他們的成功不是憑幸運,不可能一蹴而就。

縱觀莎士比亞的寫作歷程,我們可以看出他在成名前經歷過艱難的探索。而莎士比亞的詩歌創作透露了他篳路藍縷孜孜矻矻前行的痕跡。通過對莎士比亞全部作品的審讀,我們可以看出他文學生涯的初期練習是詩歌。在莎翁寫他這兩首長篇敍事詩甚至其早期劇本之前,他就開始寫了大量的雜詩;而在他寫長篇敍事詩的同時,莎士比亞還寫了大量的十四行詩。他是鍾情於詩的。

讓我們看看莎翁最早在練筆時寫了哪些東西。據研究莎士比亞最早創作的詩歌有《情女怨》、《愛情的禮讚》、《樂曲雜詠》與《鳳凰與斑鳩》等。後期,他又陸續創作了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詩。從內容上看,這些雜詩跟他的早期喜劇創作有密切的關係;有些內容跟前面提到的他的兩首長篇敍事詩母題相關,有的內容甚至可以被看成是這兩首長詩的構思習作和練筆提綱。

前面說過,莎士比亞不是個一步登天成為巨人。研究他早期的作品甚或習作,對於研究他的成長和文學經歷大有裨益。雜詩《情女怨》三百餘行,寫一個少女被騙遭始亂終棄結局的哀嘆。細心的讀者從這些詩句中能讀出魯克麗絲的影子,這是莎士比亞那時縈繞於懷的情愫。而《愛情的禮讚》是一組短詩,寫的是戀人的迷狂和恍惚,後悔、欺騙、理想與現實無異於天壤的煩惱、青春稍縱即逝以及慨嘆人生的各類主題交會其中,這一組詩歌充滿了懵懂的力量,卻難以發抒。它們是苦悶和掙扎的情懷,暗合了長詩《維納斯與阿都尼》的情調,也充滿了人文主義的輝光。而《樂曲雜詠》包括六首短詩,也取材於《變形記》,它揭露世風日下、人情澆薄和世態炎涼,詩人在這裡對社會批判多於謳歌,體現了他對社會問題深邃的思考。當然,這裡面沿襲古羅馬風格,也有妖冶豔情描述愛欲的成分。

《鳳凰與斑鳩》則是莎士比亞擬寫的輓歌和哀歌。其風格獨特且陰鬱,有的地方已經暗示出了後來他所寫的悲劇部分的主題。這首詩中他轉向認真探討人性和社會的惡,它充滿了象徵,展示了歐洲大變革時期社會動盪、人性沉淪的本質;並展示了從這種痛苦中找尋出路的苦悶和願望。這些主題,在他其後的悲劇時期大量的作品中得到了更加完整和充分的表現。

莎士比亞最早鍾情的文藝女神是詩。他文學起步時最早嘗試的文體是詩,正是從詩走向了文壇,最終也走向了詩的輝煌。今天,我們紀念這位偉大詩人誕辰四百周年,這個文學的天才無愧於他的時代和他在《哈姆雷特》詩劇中對人性的讚美:「人類,多麼美好啊,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這無疑是莎翁留給後人最富詩意的祝福和詩的禮讚。(寄自紐約)
(世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