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玲欣指出,第一,預防肥胖:咀嚼讓血糖值上升緩慢,神經組織胺分泌,刺激飽食中樞,能防止過量進食,有益於預防肥胖。第二,培養味覺:經由仔細品嚐食物,可以培養對食材天然風味的感知。第三,改善發音:咀嚼可以鍛鍊唇、臉頰及舌的肌肉,使發音更清晰。
第四,活躍腦功能:咀嚼使血流增加,活躍腦部功能,有助提高記憶力。第五,預防蛀牙、口臭:咀嚼促進唾液分泌,唾液中的乳鐵蛋白等成份,可以預防細菌增殖,使口腔清潔,達到預防蛀牙及口腔疾病的效果。第六,預防癌症:唾液還含有保護消化道黏膜的表皮生長因子(EGF),以及乳過氧化每還能有效抑制致癌物質活動。
許玲欣進一步指出,第七,舒適胃腸:促進唾液和胃液分泌,消化酵素能幫助分解食物,有助於消化與吸收,咀嚼減輕腸胃消化負擔。第八,增強整體體力:咀嚼增加血流量,促進智力發育,防止衰老,也能減輕心理壓力,增強全身活力及提升體力。
幼童正值生長發育時期,咀嚼對健康大有助益,所以,從小養成良好的咀嚼習慣至關重要。依據日本島田玲子等多位學者研究發現,雖然學校午餐時間有限,最好還是確保有充足進食時間,尤其是對於低年級學生,經由老師指導他們每口咀嚼二十次以上。 (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