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2025

中醫師:適度運動 助調養筋骨

【中央社台北二日電】 2025/08/03
不少人有「腰痠背痛先別亂動以免惡化」迷思,中醫師提醒,中老年人與長期久坐上班族,容易因活動不足而出現肌肉無力、關節僵硬,增跌倒風險,應適度運動與生活調整。

「最近腰酸背痛,還是先不要亂動比較好吧?」執業中醫師鄧佳明近期透過新聞稿指出,臨床上碰過許多病人怕痛不敢動,或膝蓋不舒服就不走,其實在中醫的眼中,這樣的觀念「大錯特錯」。

鄧佳明解釋,中醫有句話「通則不痛,痛則不通」,意思是說,身體的氣血和經絡暢通無阻,疼痛自然不會發生。反之,當氣血運行不順暢,筋骨失養、經絡阻塞,痠痛就會出現。

尤其是中老年人與長時間久坐的上班族,鄧佳明說,更容易因為活動不足而出現肌肉無力、關節僵硬,甚至影響走路穩定性,增加跌倒風險。

鄧佳明強調,調養筋骨不只是表面貼藥、熱敷,更需從臟腑功能著手,搭配適度運動與生活調整,才能真正改善痠痛。在中醫師眼中,肝主筋、腎主骨、脾主肌肉,三者協調,筋骨才能強健有力。

他建議可以掌握三點訣竅,首先是適度運動,活絡筋骨經絡,但不是劇烈運動,以緩和、持久的動作最理想,像是太極拳、八段錦、健走、快走、簡易拉筋操等;再來是可以多吃補氣養血、強健筋骨的中藥材與食材,如杜仲當歸、黑豆、枸杞、山藥、核桃、牛肉、豬骨湯等。

第三則是穴位保健,鄧佳明說,日常可以多按摩委中穴(膝蓋後正中)、陽陵泉(小腿外側)、太溪穴(腳踝內側)等穴位,每天按摩三到五分鐘,若配合溫灸,更能緩解不適。

鄧佳明提醒,「不動不痛」只是短暫假象,真正健康是建立在「動」的基礎上;適度的活動促進氣血流通,讓筋骨獲得滋養與修復,疼痛自然遠離。(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