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治療主要使用山藥、扁豆、蓮子、紅棗,滋腸健脾止腹瀉,還有使用枳實、香附、白朮、藿香,去除體內過多濕氣,維護腸胃道的健康。當腸子活動力降低時,常會發生腹痛與便秘,這類型病人適合用補血滋養的當歸、何首烏來幫助排泄,切記不可隨意使用軟便劑,以便避免破壞腸胃蠕動功能。
陳欣如建議,患者經過中醫診斷之後,依照指示使用三款茶飲舒緩症狀,第一,腸胃虛弱者適合西洋參甘草茶,材料:西洋參3錢、白芍3錢、甘草2錢,做法:所有材料泡水洗淨,藥材放入保溫瓶,沖入1000毫升熱水即可飲用,有助補氣解痙孿,減緩腸胃道虛弱以致腹瀉的症狀。
陳欣如醫師進一步指出,第二,壓力伴隨濕重者,適合藿香薄荷茶,材料:藿香3錢克、陳皮3錢,薄荷1錢,可加適量冰糖調味,做法:所有材料泡水洗淨、藥袋包裝起來,一起放入保溫瓶,加入1000毫升熱水即可飲用,有助去除體內過多濕氣,適合情緒起伏大、煩躁易怒、腸胃不適症狀。
第三,容易便秘者適合當歸香附茶,材料:當歸3錢、何首烏2錢、香附2錢,做法:所有材料泡水洗淨、剪成小塊,放入保溫瓶,加1000毫升熱水即可飲用,有助養肝補血、滋養津液,以利通便。倘若女性月經不調、子宮肌瘤及其他婦科疾患,建議不可自行服用。 (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