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2025

兄姊多 不易氣喘、過敏

【中央社台北十九日電】 2025/11/20
國內最新研究發現,孩子過敏的風險與出生排行有關。家中生越多、排行越小的孩子,氣喘、過敏性鼻炎或異位性皮膚炎風險都較低,第三胎的氣喘風險更比老大減少廿六‧九%。

這項研究由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所長、台大醫院環境職業醫學部主治醫師陳保中擔任通訊作者,衛福部桃園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詹金淦擔任第一作者,於今年九月登上國際醫學期刊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根據國內統計,台灣總生育率自一九七○年的三‧六九降至二○二三年的○‧八七,已為全球最低。與此同時,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卻從一九七四年的一‧四%增加至二○一九年的十一‧三%,氣喘從一‧三%增加至廿‧三%,過敏性鼻炎從七‧八%增加至五十‧六%。

根據過往研究,過敏疾病與免疫系統早期發育密切相關,現代都市化、居家環境潔淨、室內時間增加、飲食型態改變與抗生素使用,使幼兒微生物暴露減少、免疫調節不足,為過敏上升的重要原因。

研究團隊分析台灣二○○四年到二○一四年的出生登記資料,串聯全民健保資料庫,比對孩子出生序、全國總生育率和過敏盛行率等資料。結果發現,不論孩子性別、母親年齡、社會經濟地位等差異,孩子出生序越高,孩子有過敏性疾病的風險就越低;此外,全國總生育率與過敏盛行率,也呈現明顯負相關。團隊進一步分析各項過敏性疾病狀況發現,第二胎、第三胎(含第三胎以上)出生的兒童,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風險,分別較頭胎減少廿一‧三%和卅七‧五%;罹患氣喘分別減廿五‧○%和廿六‧九%;有過敏性鼻炎則分別少十六‧三%和廿九‧三%。

研究團隊指出,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生育率下降和家庭規模縮小,可能導致兒童過敏盛行率上升,並推測可能是由於早期生活中微生物接觸減少所致。(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