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禮旭
有位父親,他也是侍奉父母很孝順,後來父母走了,他固定時間都去掃墓,他的兩個孩子都看在眼裏。幼稚園有一天發了他們一人一顆糖果,都是很好吃的糖果,小孩子沒有當場把它吃下去,反而拿回家裏拿給他爸爸。他父親看了也很感動,然後兒子就說:爸爸,爺爺奶奶在的時候,你每次有東西都會先給爺爺奶奶吃;縱使爺爺奶奶已經去世了,你也都常常還帶東西去祭祀,今天我們學校發了兩顆糖果,也給爸爸先吃。所以這是上行下效。
『事死者,如事生』,侍奉父母的態度跟生前絕對沒有兩樣。父母對我們的期許跟教誨,絕對不會因為父母離去而有所改變,甚至要更加的努力才對,要對得起父母的養育之恩。有一位小朋友,剛好他的外婆去世了,他們就坐在靈車上面,他的舅舅端著他外婆的骨灰。在這個路上比較顛簸,他的舅舅馬上跟開車的人說:你開慢一點,因為我母親不習慣坐快車。這個孩子看了也很感動,回到學校就跟他們老師說:老師,我舅舅這個行為是不是「事死者,如事生」?所以諸位朋友,不要小看,孩子是很有悟性的。
我們曾經跟一位監獄長談過,他說關進來的人,差不多有六、七成,甚至於更高,都來自不健全的家庭結構。所以父母從他小時候就沒有當榜樣,甚至於有很多負面的教材出現,等到離完婚之後又沒有辦法把孩子教育好,外面社會污染又這麼多,馬上就誤入歧途,所以犯罪率在升高,整個社會治安就很亂。
所以諸位家長,我們現在有沒有安全感?沒有,起因于夫婦關係,而夫婦關係又起因於他不懂得情義,而一個人的情義要建立起來,首先要教什麼?教孝道,所以根源還在教孝。我們下一堂課就是要講解《弟子規》「入則孝」,怎麼教導一個孩子從小引發他的孝心孝行,這個教育刻不容緩。你要孩子孝,首先家長要教得好,所以父子關係要相處好,父子要有親,父要懂教子,子要懂孝父,這樣的關係才會處得很融洽。我們現在來思考一下,父親教育孩子方法對不對?孩子不是你有養他就會變好,養身體跟養思想是兩碼子事。我們來思考一下,現在的孩子養出來的結果怎麼樣?有什麼不好?諸位同修,您提提。
教育有兩環特別重要:「救失」、「長善」,這也是我們中國最精闢的一篇教育哲學,《禮記·學記篇》裏面點醒我們教育的兩大主軸。老和尚常常用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就是從這一篇文章出來。所以兩大主軸,長他的善良,救他的過失,救他的習性、壞習慣。你要先把脈把得出來病在哪裡,你才能對症下藥。你覺得現在的孩子有哪一些行為要趕快導正?他的什麼結果展現出來讓你覺得是不好的?沒禮貌、打架、不懂得友愛、貪心、自私自利,還有沒有?我看不要再講了,十大罪狀一定寫不完。
常常會有一些家長到中心來跟我們討論一些孩子教育問題,一進來前五分鐘開始講,我兒子哪裡不好,脾氣又大,又不好學,又貪吃。接下來我看他已經講得差不多了,我就開始問他,「請問你的孩子脾氣不好是結果,原因在哪裡?請問你的孩子自私是結果,原因在哪裡?」我這麼一問,他馬上臉色大變,「這些問題我怎麼都沒想過?」「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覺者畏因,覺悟的人真正關注的在哪?把原因找到,不要再錯下去了。迷惑的人只怕結果,看到電視這些青少年殺人放火,每天在那裏擔心「我兒子會不會這樣?」突然有一天真的這樣了,因為心想事成,都被你想到了。要從原因教他,他有仁愛之心會不會拿刀砍人?那是不可能的。所以這麼一引導家長之後,他出門的時候就不一樣了,他說就是我哪裡做不好,我哪裡沒做好,我回去好好努力。從一開始來都看到孩子的問題,到離開的時候才真正瞭解孩子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問題,誰在教孩子?父母影響最大。
諸位同修,我們回想一下,我們為人父母跟孩子一起吃飯,他的爺爺奶奶都在,大家圍一桌吃飯,請問你把菜夾起來的時候先給誰吃?這一幕要回到五年前、十年前。一般的家長絕對是先夾給孩子吃,這一夾過去,他的爺爺奶奶不甘示弱,「小孫子,這一盤也很好吃」,夾一點,他的碗裏面的菜都滿滿的,所有的人都要為他夾菜,請問誰最大?小孩最大,所以什麼產生了?家裏面的小皇帝誕生了。請問皇帝的性格怎麼樣?伴君如伴虎,他要求十件事,你九件事給他辦到了,第十件事沒辦到,他會怎麼樣?他跟你發脾氣。所以孩子為什麼脾氣不好?孩子為什麼念念都只想到自己?因為你太寵他了,孩子的問題都在這個「寵」字,寵壞了。所以俗話講「愛之足以害了他」,所以父母管教孩子要學,學為人師,學為父母,哪有當父母都不用學的!所以這一些就要從聖賢教育開始才會把孩子教得對,你處處都只是滿足他,他從小只想自己。
我們從小冰箱打開來,父母把水果拿出來先給誰吃?先給爺爺奶奶吃,我們那個時候才兩三歲懂什麼?小孩最強的能力就是模仿,所以當我們力量可以把冰箱打開,把水果拿出來先給誰吃?你看到爸爸媽媽拿給爺爺奶奶吃,你自己也會拿給爺爺奶奶吃,每一個東西都是先問爺爺奶奶要不要吃,就不會常常只想著自己,潛移默化就變成習慣了,他不這麼做,他都怪怪的,所以要當孩子的榜樣才行。現在還有母親買了很好、很貴的水果要先藏起來,公公婆婆不在的時候趕快拿出來,「兒子,來來來,這個最好吃的,來來」。你兒子絕對會學得很徹底,以後他買水果給誰吃?給他的兒子吃。所以這個要謹慎,人算不如天算,你再怎麼算也算不了真正的天理,真正的天理良心才是你要依循的方法。
我們來看沒有禮貌,有沒有孩子天生沒有禮貌?都是父母的態度影響的。我們有一個小孩的家長,幼稚園的家長,他的孩子都不叫人,然後跟他反映的時候他就會講,「我的兒子,我的孫子,從小就不叫人」,理由好像很合理。結果剛好有一天這個家長來上我們上的課程,裏面就提到說「一個孩子一輩子能不能遇到貴人,最重要的是他禮貌的態度」。這個課一聽完,這個學生隔天走到他們老師的面前,畢恭畢敬跟他說「老師早」。這位老師嚇了一跳,「怎麼差這麼多?」所以誰的問題?所以這位老師馬上聯想到,前一天晚上這個孩子,數學也沒做了,鋼琴也沒彈了,學什麼?學鞠躬。家裏的家長一定開始給他訓練,惡補了,這個學起來,以後才能遇到貴人。所以根源點還在家長要好好教。
不會友愛、打架,這個因素很多,我們說萬法緣生,一個孩子沒有愛心絕對不是單一因素所形成的,諸位同修,你覺得有哪一些因素?比方說父母本身就沒有愛心,父母假如又有暴力傾向,那孩子就很容易學會打人、亂罵髒話,這個就有可能會受父母影響。再來,剛剛有同修說的,受魔王影響,誰是魔王?電視、電腦、很多漫畫、很多玩具。現在小孩最流行的漫畫跟玩具是什麼?叫奧特曼。香港沒有,香港還很幸運,很多地區都淪陷了。日本的奧特曼長的那個樣子頭尖尖的,每一隻手都尖尖的,好像隨時都可以跟人家打架,這個卡通表面上看起來是正義戰勝邪惡,事實上是給孩子一個影響,叫武力可以解決一切,所以孩子看久了之後很暴力。我的觀察,現在不只男孩子很暴力,很多女孩子,你看她七、八歲,拳打腳踢都來了,真的都是污染來的。
所以父母要當孩子的菩薩,要當孩子的多聞天王,北方多聞天王,那把傘要幫他拿好,防止污染,所以電視、電腦不能看太多,最好不看。我很少看電視,也不會不知道啥事,啥世界大事最終還是會到我們的耳朵裏來,是吧,但是你打開電視,很多的污染都出現。孩子,還沒有養他的善心,還沒有養他的正知正見以前,儘量防止污染,等他建立起來,會判斷了,那你就不用擔心了。所以這個家長,還有污染的問題,還有很多機會教育點,你要長他的善心。
來源: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