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2009

黏結與親情


/于 真

 「黏結」二字平時並不慣用,但將其比喻親情卻蠻恰當,尤其對中國人來說,親子之情是很濃厚,極受重視的。不可否認的,母親與孩子原是黏結在一塊,無人例外。從生命初始黏結在一起的親情,到長大成為獨立的人,此過程中有許多分化與成長,而且與父母親之間的關係是一個人所有人際關係的基礎。

 當一個生命形成,很自然地與父母之間開始一個三角關係,之後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從此關係上學習、體會,認識什麼是我,什麼是你,什麼是他。沒有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完全擺脫與父母親之間的關係,親情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能夠料理的好,有適度的親密、適度的獨立是非常重要的。

 前不久,參加友人的婚禮宴上,有一對夫婦帶著一個四歲半的女兒,那位小女孩始終目不轉睛的看著新娘、伴娘、花童,在旁的人忍不住逗她說:「下一次讓妳當花童好不好?」小女孩說:「我不要!我要當新娘。」旁邊的人繼續問她:「那誰當妳的新郎呢?」她立刻答道:「當然是我爸爸呀!」大人開玩笑地告訴她:「你爸爸已經有了媽媽不能再娶妳了,況且妳還這麼小,要長大了才能結婚。」小女孩天真地說:「我會很快長大的……」

 也許有人會立刻反應到:這個例子印證了佛洛依德所說的「戀父情結」,姑且不論其代表那一學派的理論,但很明顯地,這是一種很「活」的關係,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三角關係不一定是等邊三角形。也許父親在下班回家時,看到妻子與孩子玩得一團歡樂,心中可能有種被冷落的感覺,或如前述例子中的小女孩與父親極為親密,抑或小孩發現父、母間的親密有時是他無法加入的,這其中有很多的學習在內。

 孩子漸漸地長大,由生理上與母親的黏結,開始希望有自己的天地,想要獨立,在心理上,甚或生活狀況上都想找到自己。男孩子漸漸覺得和他那些「哥兒們」在一起時很快樂,女孩子則覺得與好友在一起時可以談很多心中的秘密,這種從黏結到分離的過程非常地重要。一般而言,每個人都會由非常需要父親、母親的親密,到漸漸有朋友、有良師,進入社會逐漸長大,即所謂從家庭整個自我分化成為個人。

 但事實上,也有許多人在分化上較困難,可能家太過於溫暖,大過於保護,致使不想長大,依戀於舒適及被照顧,使得分化上產生困難;也可能是家庭給予的期望極深,以致於雖然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但父母親的愛與期望中有非常大的強制性,不得不依從。我們常發現一些例子,如「我真想嫁給那個我喜歡的男孩,可是爸爸一定不會贊成的……」「其實畢業後,我並不想出國,可是媽媽殷切地盼望……」類似這樣的衝突和掙扎是許多青年經常要面對的,這是種選擇,而所有的選擇都要付出代價,在選擇的過程中要有明智的分辨,也代表了個人與家庭之間黏結與分化過程中的一項藝術。

 家庭的三角關係中,任何二個人就可形成「聯盟」,通常,人口較多的家庭其三角關係愈多,互動關係也較豐富及複雜,以致於有所謂的「聯盟」,家中可能有二個人非常的要好,甚至將其他人排擠於外,也許是老大和老么特別要好,也許是母親與女兒特別親密,如果是一親、一子之間過份緊密的聯盟時,也會使黏結較密,易在分化上產生困難。

 曾有過一個個案:一位國小二年級的小男孩家中,爸爸是個工作非常忙碌的人,媽媽在家則是非常辛苦的主婦,家裏幾個兄弟姊妹中,這個小男孩異常地敏感,非常地愛媽媽,與媽媽非常地親近,極關切媽媽的喜怒哀樂。但這家庭中,做父親的並沒有不愛妻子,只是由於忙碌,小孩子少有機會看到爸爸在扶持、照顧媽媽,這個小男孩非常地心疼媽媽,於是他在學校裏表現的非常優異,當爸爸不在家時,他會對妹妹說:「你要叫我爸爸!」對媽媽說:「要用爸爸的名字叫我,這樣壞人經過家門口時,才不會發現家裏沒有大男人在!」晚上睡覺前,他會檢查瓦斯是否關了,注意門窗,是個早熟的孩子,常顯得心情沈重,若闖了一點小禍做錯事,情緒就變得很低,有很深的自責,覺得對不起媽媽!

 小男孩的父母親在發現此種現象後,適時地調整,父親與母親的黏結開始明顯地緊密後,孩子自會有種放心的認知,有助其分化。無論黏結或分化都隨時在親子互動當中進行,家庭關係總是牽一髮動全身,家裏有一個人生病,全家都難過;家中有人參加聯考,全家都會沒好日子過,當每個人都開心時,心情自然愉快,同樣地,成長時也是如此,若能用較成熟的方式與家人相處、溝通,對整個家都會有好的影響。

 黏結與分化

 家族治療的先驅Murray Bowen筆下的分化,分為人的內在分化與人外在的分化。內在分化乃指情感與理智的分化,未分化的人非常的情緒化,失去理智,分化較好的人,並非沒有情緒或感情,而是感情能藉由理性予以調和,兩者是平衡的。

 而人外在的分化即人際之間的分化,其基礎在於與父母親之間的分化。做父母的人,自身較獨立,理性與感情平衡,和人交往能表達自己,有得罪、有寬恕,人際關係豐富而平衡,孩子在發展人際關係自然較能分化、獨立。

 但對中國人而言,傳統家庭中婚姻關係多埋藏於家族當中,較不明顯,以致於親子關係顯得格外密切。過去娶太太的意思是討一房媳婦,媳婦進門首要的功能是伺候公婆及傳宗接代,婦女的地位取決於是否生個兒子,婚姻所帶來的媳婦身分,遠比新嫁娘的身分濃厚。在家族的互動中,夫妻之間的親密關係看起來較淡,相形之下,親子關係極濃,這是中國傳統家族的特色,但這樣的家庭系統,缺乏鼓勵分化,無形中促使黏結的時間較長,獨立較慢。

 由於中國傳統家庭中的,「性別歧視」與「母以子貴」加強了母子的密切關係,研究發現,在父親與兒子、父親與女兒、母親與兒子及母親與女兒四種關係中,以母親與兒子的過於親密最受心理學家關切,因為在同性別的親子間可產生較多的模仿、認同,較能自然地分化,而在異性別親子間,尤其是媽媽與兒子,男孩需要獨立,若母、子過份黏結,常會造成幾代之間相處都有困難和衝突。

 再者,親長權威及長幼有序的觀念,致使父母擁有高度權威,也是傳統家庭常見的,而且濃厚的親子關係,父母親極為疼愛孩子,甚至將自己的一切給予孩子,這樣的自我犧牲,固然使孩子得到很濃的被愛經驗,但父母心中往往不自覺地會希望孩子能給予一些回報,子方易受罪疚感及虧欠感的束縛。

 有位女孩愛上一位男孩,但她母親卻不喜歡這個男孩,當女孩要出國了,母親知道女兒出國後仍會和這男孩在一起,機場送行時,母親流著淚說:「如果妳一定要嫁給他,就嫁吧!不需顧及我的感受了!」這女孩事後述說當時感受:「雖然聽到母親口中說的是『我贊成了!妳嫁給他吧!』但我回頭看到母親悲傷、流淚的臉,心裏便知自己輸了……」類似這樣的黏結常是很無形的,如果孩子自小就對父母心存虧欠,其不自由的程度也較大,這種牽連無所謂好壞,就因為愛子女、愛父母,才有似繩索般的牽連,但身為現代的青年人,或父母,如何地看輕它、處理它,是親方也是子方的功課。

 親情的黏結不單見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有些是在手足當中,一種是在父母的期望之下,手足之間分不開,另一種則是向父母借來的感情。

 有些父母非常地愛自己的孩子,希望孩子們能在一起。但孩子長大後,逐漸有差異出現,也許很想各自發展做自己想做的事,卻由於父母的期望而被束縛。

 也有的家庭中,兄弟姊妹其中一個人對其手足有非常大量且不公平的付出,常見某些家庭中長子或長女,儼然取代父母親的角色無微不至的照顧弟妹,過度地付出,弟妹也過度地依賴,這亦是種黏結。

 真正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彼此獨立的,心中任何的不舒服、不愉快皆可說出來,雖然不需要稱斤論兩的求公平,但手足之間原則上是一種較平等互惠的關係,假若有一方強迫性的要對另一方負責任,另一方也理所當然的享受照顧,或許做大姊的真取代了母親,哥哥取代了父親的角色,其間便形成了代別不清,若黏結的情況造成了代別不清,會使在此狀況下成長的孩子心理上受到傷害。

 曾遇過一個家庭,父母親之間的關係不平等,母親顯得非常委屈、瘦弱,不敢大聲說話,父親總是個嗓門極大,話說不停的人,其一女一子,女兒特別的伶牙俐齒,功課又好,非常能幹,父親所說的話,母親常是一語不發,但這做女兒的卻常替媽媽表達很多意見,產生一種代別不清的狀況,在成長到某種階段時,女孩即發生適應不良的情形。

 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都由黏結到逐漸地分化,在與家人相處之中體驗出黏結與獨立的過程,這些體驗可助我們在交朋友時敢於表達,也能接納差異,體會人與人之間可分可合的彈性中價值的存在,運用於生活中。

 當從家庭中分化成獨立個體時,自身的心態總會有所轉變,也許小時候非常地用功,只為博得父母的讚賞,但長大後心態漸漸轉變,所做的一切不再是為博得讚賞,而是由其中發現興趣和價值,開始找到自我,這種分化上心態的轉變和調整是很微妙的。

 現代親情

 現代親情的首項特色,是父母有追求卓越之心。受到社會競爭強烈的影響,現今的父母,在孩子尚未感受到壓力時,就已先感受到壓力,做父母的常聽到:「上了國中之後,小孩子都得凌晨一點才能睡覺……」又看到街上,甚至巷子裏所出現的各類型才藝班招牌,給予現代父母心中極大的不安:「若沒為孩子做些什麼,就是未盡到責任。」致使很多父母在孩子尚未發現自己興趣之前就已經開始著急了。

 為人父母者可能都有這樣的經驗:任何一件事,若是你比小孩更熱心,他就不熱心,譬如家中有個四歲左右的孩子,做父母的對其吃飯比其對自己吃飯還熱心,不時地說:「這肉丸子很好!青菜有營養要多吃!」你會發現,這孩子最恨的就是吃飯,最討厭吃的就是肉丸子和青菜。父母愈是「雞婆」,孩子愈是被動,很多父母認為這一代的孩子可享受更多的事物,但孩子卻視為畏途,此乃現代父母追求卓越之心過於熱切所造成的現象。

此外,現今許多教育功能是在家庭以外完成,街頭林立的各種補習班、才藝班、兒童英語班、鋼琴班,應有盡有,許多原為父母應負起的教育,皆由專家完成,而且子女為家庭重心所在,「養兒防老」之心已淡,皆為現代親情特有的現象。

 現代的家庭中,親子關係不應受某些價值觀而窄化,不是誰的功課好,在家中就較有地位,若父母親與孩子見面只以「你的功課做完了沒有?」「考試考的如何?」做為話題的關切點,相對地,其他感情的培養就變淡了,親子關係將成為優勝劣敗有條件的相處。

 親子關係是無條件的,雖然社會有優勝劣敗的競爭,但父母應善用孩子挫敗的機會,孩子應善用父母失意的機會,家庭要伸出接納的手,給予支持與安慰,發揮親情,這對現代人而言非常地需要。

 新孝道‧新慈道

 剪斷臍帶做大人的過程中,有許多值得我們努力及探討的事,每個人成長路上,必須經過與父母「分離」、「切割」、「獨立」的過程,有的人分離過程很漸進、很順當,有的人則很慘烈、很痛苦,一般而言,黏結愈深,切割的過程也較激烈,或是分不開。

 若與父母未達成分離,易影響自己的婚姻生活。也許在母親節時,太太送自己的媽媽一只手錶,先生可能心裏會不舒服,送給自己母親更好的禮物,形成一種競爭;弟弟要考聯考了,已婚的姐姐花許多的時間照顧弟弟,做先生的可能會覺得不樂意,太太會生氣地說:「他是我弟弟 ……」。

 婚姻的結合又是一次與各自家庭間聯繫上的分割,聖經上說:「人要離開父母,依附妻子、依附丈夫,二人結為一體。」離開與依附的過程是二個同樣重要的階段,一般而言,在組織新家庭後,很難能忘記原來的家,總有很多未了的事和責任,此時在孰輕、孰重當中就有許多值得協調之事,若是二個人都與自己原來的家庭黏結不分,則無法建立起「我們的」家庭,或只有其中一方黏結的非常緊密,則另一方會有很多的抱怨。

 曾有過一案例:有個女孩其母親被父親遺棄,所以自小受到的耳提面命便是「女兒當自強,不要去依靠男人」,這樣的耳提面命阻礙了她與先生親密關係的建立,婚姻生活過的很辛苦,像存錢一定要用自己的名字……對先生無法信任,先生則無被需要的感覺。如同婚姻專家們所說,結婚不是二個人的事,因為彼此各帶著自己的親情與家庭背景,所以若彼此堅持用各自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在價值觀、思想、習慣並未與原來的家庭分隔時,婚姻的建立將是一種苦難。

 也有另一種情況,是個人與家庭雖不是非常地黏結,但想要結婚動機極低,或是太顧及家人的感受,以致於從未為自己活過,一旦成長到某個階段時,心中開始怨憤父母所給予的約束,若無法超越此怨憤,便會與上一代產生許多的不愉快,造成一種隔閡。

 從童稚的愛父母,經過怨憤父母,到以長大之心愛父母,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一個小孩對父母的感覺可能是怕的,受到各種約束,也可能是氣的,卻敢怒不敢言,也是黏的,需要父母的陪伴,但長大後的心情應是不怕、不怒、不黏,取而代之的是一顆感謝的心。

 自小對父母的愛是覺得父母是沒有缺點的,而且愛的牽連是不受時空限制的,漸漸成長會產生另一種反應:「爸爸從小就愛打我,媽媽是個很嘮叨的人,從未了解過我!」由黏結進入怨憤的過程,會經常思考自己與父母的關係,這是極好的過程,但不要一直停留於此過程,這樣的情緒是可經疏導的,不能一輩子抱怨,要從此情緒走出來,以長大的心愛父母,抱持著非常感謝和欣賞的心。

 由怨憤走入感謝和欣賞,首先須將情緒予以疏導和處理。不要怕去處理和面對自己的情緒,有效的處理包括寫日記或找個好朋友傾吐彼此的成長經驗和感受,將怨憤發洩出來,會重新滋生出更成熟的愛,不再只是「我要孝順父母!」「記得母親在我小的時候好辛苦……」而是展開心胸後一種感謝和欣賞,體諒到在他(她)的時代和能力裏,父母親已用他們所知、所能最好的方式來待我們。

 再者,要能回頭來欣賞父母,也必須先經過欣賞自己的過程。優點是缺點的延續,缺點是優點的延續,當一個人人生經驗愈豐富,愈會感覺到優點及缺點很難界定,也會發現每個人都是一個整體,當以這樣的眼光懂得欣賞自己時,漸漸也會察覺到自己所具有的特徵有些是來自父親,有些則來自母親,這不再是黏結,如同欣賞一個朋友般地欣賞自己的父母,並可將這種體會告訴父母,即發揮所謂的「新孝道、新慈道」,以長大的心愛父母時,彼此關係較平等,較像朋友,不再像小時候說東絕不敢往西,說西不敢往東,而是各有一些影響力。

 常在家庭中見到這樣的情形:女孩交了異性朋友,帶回家與父母見面,父母親會說:「不行,這小伙子怎配得上我家女兒!」兒女在交異性朋友時都好像割掉父母親一塊肉一樣,非常地心疼,無論男孩、女孩帶異性朋友回家,其從頭到腳很難讓父母看順眼,並不是那男孩不好,而是「我的掌上明珠就跟你啊!」每個做父母的都有這樣的心情,若因此而與父母吵鬧,反而讓父母覺得「果然我的孩子還沒長大,要好好的看住……」更加的不放心。

 因此,在與父母相處時,不要站在對立的立場,應與父母共同分享自己的經驗,愈是在父母面前表現較多的獨立、成熟,讓父母相信,接受孩子長大了,凡事可商量的局面和機會也會較大,這是孩子與父母相處需注意的。

 雖倡言新孝道、新慈道,但父母與子女之間自然、純真的愛是不會變的。在我個人工作經驗中,多次感動的發現到即使是三歲半如此小的孩子,在畫圖時,雲流淚了,火車也在流淚,問其原因,小孩會說:「火車好想它的媽媽,找不到媽媽,要開車去找,連天上的雲也哭了……」這是小孩子孺慕之情的表達。

 也曾有位在外住宿的大學女生告訴我:「現在回家好難過,第一天回到家裏很高興,但到第三天就開始跟媽媽吵架,其實我真的不想和他們吵架……」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在學校是班長、是社團負責人,但一回到家小孩子情緒全出現了,因為那就是家,這位女孩並流著淚說:「回家發現父親老了,為了家多麼的辛苦……」這是長大了的年輕人的孺慕之情,多次聽到這樣的訴說,我心裏卻在想:「我實在毋需聽這些,要是你的父母親能聽到多好!」世上最大的浪費並非是浪費能源,而是浪費愛,如何讓孩子或父母感受到彼此的愛是很重要的。

 期望是阻礙親情傳遞最主要的因素,期望原是好的,但有時卻會演變成「你要照我的樣子去做……」「你為什麼能對姊姊那樣,就不能對我……」有很多的期望出現在相愛的人當中,使得許多感情無法發抒,尤其是父母對子女的期望,甚至有些非理性,「我真希望你是我的延續……」一種延續式的期望,或是補償式的期望「你無論如何要完成我未達成的夢想……」,雖然這些期望中仍含有很多的愛,但對孩子卻仍只是期望。

 子方對親方的愛有所阻礙時,是子方尚未原諒父母。天下沒有絕對完美的父母,要體諒父母已在所知所能的範圍內給予我們最好的,中國人總是愛在心裏口難開,流露有限,但在怨憤情緒疏導過後,應能體認出自己是被愛過的,父母的嚴厲中是含有無數殷切期望的,也是其表達愛的方式,這樣的體驗對一個人自尊的建立及成長是有其價值存在的。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到太太拿了件夾克給先生:「起風了!穿件夾克吧。」先生卻說:「不要啦!」太太又生氣地說:「你就是不肯聽我的話多穿件衣服,你不記得上回咳嗽咳了一個多月都沒好……」中國人善長用責備代替愛,父母對小孩也是如此,其實父母心裏是心疼的,要學著將這些愛「翻譯」出來,並學著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感情和關懷,不僅是避免遺憾,而是要讓親情之愛流露,彼此呼應。

 走出黏結

 現代父母欲避免過度黏結,首先要照顧婚姻,以免子女擔心及形成代別不清的現象,若是父母親的婚姻能夠發揮功能,彼此的「聯盟」很穩固,一同關愛子女,這是極好的。

 就心理學而言,父母與子女有同性別親子(如父親與兒子,母親與女兒)與異性別親子(父親與女兒,母親與兒子)的關係。同性別的親子關係是一種模仿和認同,若女兒自小看到媽媽是自足的、肯定的、滿意的,受父親尊重的,較能發展出對自己的滿意、喜歡及認可;相反地,女兒若自小看著母親以淚洗面,當其長大面對自己婚姻、交友時,心裏會很惶恐,不知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

 在異性別親子關係,父親對女兒的疼愛可使女兒產生信心,母親對兒子也有同樣的價值。既要給予子女充分的愛、讚許、親熱,又不能過份的阻礙子女分化,變得過份的黏結,則做父母的人必需是比較分化的人,能親愛也能獨立,也能表達,孩子在此環境下,孩子必能分化良好。

 人生的歲月是一個階段接一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其不同的美和意義。對三歲的孩子來說,非常需要父母的時間和擁抱,但同樣感情的濃度如果放在十三歲就不對勁了,放在二十三歲就糟糕了,人的成長是不停止的,青年人感受到自己在家中與父母的關係,做父母的意識到子女的成長,由掌握的較緊到逐漸給予較多的自由、獨立、尊重,親子雙方以漸近的方式,有意識的調整是必要的。

 每個由家庭分化出來的孩子都是不完整的,因為有許多的成長是在婚姻、事業中獲得的。在各自組成新的家庭時,會極相似自己自小生長的家庭,這樣的環境極易勾起自己孩提時代的感受,有的人是緊張的,有的是非常肆無忌憚的,有的人是較求完美的……這些熟悉的感受很容易在婚姻中重演。

 有的女孩子自小父親給予的印象是酗酒、打妻子,立志將來不嫁給這樣的男人,但當她結婚時卻仍找了一個這樣的丈夫。這就是人下意識的一種「熟悉」,因為「熟悉」使人能容易親近而發展。

 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與家庭有種「分化」和心態的轉變,不再是為了光耀門楣,而是看重人生的價值和自己的興趣,不再是小時候的怕父母、怨父母,而是真心對父母的感謝和欣賞。除此之外,還需留意是否將小時候熟悉的感受和經驗帶入成長後的人際關係,也許小時候是被媽媽寵大的,都是媽媽替我添飯的,照顧的無微不至,結婚之後總希望另一半也這樣做,符合自己熟悉的感受,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小孩,沒有完全的長大,只要去認識,知道自己心中的小孩是什麼,並讓那小孩長大,學著去超越,走向成熟的親密關係。

來源:馬祖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