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2012

鄭濂與許哲

蔡禮旭

明朝,有個讀書人叫鄭濂,鄭濂他們家幾個人口?一千人左右,而且還處得很和樂。諸位朋友,我們現在冷靜來看看,我們現在一家多少人?三個人、四個人,人家一千人和樂,我們可能一家人,三個人、四個人每天都還有衝突,比起明朝的鄭濂,那差得很遠。
一個人的道德學問能否提升,有一個態度很重要,要知恥,「知恥近乎勇」,聖賢人能做到,別人能做到,我們一樣也能做到。那時候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看了他一千人,可能他自己也覺得,我們家也沒他那麼多人,我都擺不平。所以也去請教請教這個大臣,他怎麼治家的?「家和萬事興」。問鄭濂的時候,鄭濂就告訴皇帝說,家裡和樂,其中有一點叫「不聽婦言」,就是不可以聽婦人之見。這個婦人之見,按照意義來講,就是說不可以聽自私自利人的話。因為家庭要能夠和睦平等相處,不能有私心,只要私心起來了,人心就不平,不平慢慢發展就有埋怨;埋怨的時候,我們繼續自私,那就可能會產生仇恨。我們往往看到別人的怨、別人的恨,卻不知道源頭就在這自私的心上。

我們能不自私,那就不可能結冤仇。甚至於是我們對待,就像鄭濂他的一個做法,那就不可能讓人埋怨。哪一個做法?就是皇帝給了他兩顆大水梨,就拿給他,請他拿回去。皇帝也是給他考試,只有兩顆水梨,我看你怎麼分?還派了錦衣衛跟在後面了解狀況。回到家裡面,鄭濂不急不徐,找了兩個大水缸,然後交代下去,把這水梨敲碎,讓這個汁、整個梨子的果肉都滲在水缸裡面去。做好以後,他就對著一千個親人說:來,每個人舀一碗喝。那代表公平對待一切的人。

我們來想想,假如鄭濂拿著這兩顆大水梨,馬上跑進自己的房間,只把長孫叫來,把長子叫來,他能不能經營一千個家庭這麼和樂?那不可能的。但是他這個動作做下去,離他很遠的親戚會怎麼想?你看某某叔公這麼樣的替我們著想,有好的東西都想到我們。你看他的心非常的溫暖,那個凝聚力就出來。自己的親生兒子看到這一幕,他會感受到父親那種時時能關懷到這麼多的人,佩服他的父親,進一步承傳他父親的品德、精神。所以為公以後,跟自己很親的親人得利益了,跟自己比較疏遠的人也都得利益,這叫理智。范仲淹先生也是這樣,對待貧苦的人,對待貧苦的這些鄰里鄉黨的人,他盡心盡力幫助他們,結果自己的孩子省吃儉用,四個兄弟只有一套完整的衣服,誰出門誰穿。諸位朋友,我們現在能不能做到這一點?能不能?假如做不到,那家風就不可能千年不衰。這些這麼好品德的聖賢人,那都不是偶然的,都是有源頭,都是父母的教育。

我們都知道一百零六歲(2007年)的許哲女士,她有這麼好的品德,也是受她母親影響。她們家的幾個兄弟,她的弟弟是牧師,一生都是犧牲奉獻;她的姐姐一生都是支持公益事業,許哲女士辦的養老院,也都是她姐姐出錢的。你看那兄弟姐妹多麼的和睦、和樂!他們的印象當中,他們的母親也活到一百多歲。老祖宗說「仁者壽」,仁慈的人,時時替人設想的人,身體健康,為什麼?因為時時替人著想,這個善的念頭,誰先受影響?自己身體八十兆細胞都在這種仁愛之風當中,所以身體健康。我們想到要算計別人,那個念頭起來,誰先受到損害?諸位朋友,有沒有發現電視裡面在演那個奸臣都長什麼樣子?都是小鼻子,小眼睛,跟我差不多?現在這個長相是以前沒有學中國文化,那時候太跟人計較,人家考得比我們好,我們很難受,把自己的福分都折掉。現在亡羊補牢,猶未晚矣,所以現在懂得替別人著想,慢慢我們的福就能愈積愈厚。

他們家,他們是潮汕人,經濟狀況不是很好,很貧苦,可是他們的記憶當中就是有那個餓了很多天,來乞討的人,在他們家門口出現。他們也吃的不好,拿在手上,他母親二話不說,就把他們的東西拿走,然後就拿給這些人吃。她說她看到那些人餓成那個樣子,吃到食物的時候,那種內心的喜悅,深深印在她的心上。所以母親仁愛的品德深植在她所有的孩子心中。

有一點,我在看許哲女士《106歲,有愛不老》,有愛的人就不老。這本書當中提到,那時候許哲女士在香港,也從事一個很好的工作,有不錯的收入。她跟朋友約好在一個飯店裡面吃飯,還喝了一些香檳酒,結果走出餐廳,因為那時候是冬天,天氣比較寒冷,她看到一個人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在那裡發抖,很飢餓的樣子。她突然心裡很難受,她就對著她的朋友說:那也是我們的同胞,為什麼我吃著這麼奢侈的東西,他卻在這裡挨餓?當天晚上,許哲女士回到家裡,她脫下了她這些華麗的衣裳,脫起來放在一旁,對著鏡子說道:是穿著華麗的衣服才是我?還是脫下華麗的衣服,這才是真正的我?她不斷的在問自己,什麼才是我的真正面目?是這一顆純樸的心,而不是追求物質欲望的心。當下她告訴自己,我假如因為奢侈多花了一毛錢,就是多花了我兄弟姐妹的錢。從此以後,她的整個生活所需,夠就可以了,她很知足,她絕對不多花買一些奢侈品。甚至於,因為新加坡環境好,有些衣服根本就沒有破,就扔在垃圾堆裡面,她都去把這些衣服拿回來穿。

我們記得一百零一歲的時候,許哲女士接受採訪,人家問她說:妳的衣服從哪來的?她說她很久沒買衣服,都從垃圾桶來的。你看,那個愛心的承傳,她的母親把愛心傳給她,而她這一顆愛心卻關懷溫暖了千千萬萬人的心。諸位朋友,許哲女士有沒有從政?她沒有形象上的從政,但是她是實質真正教化人民的心。所以她辦養老院的時候,她沒有去請誰來做義工,也沒有請誰來做經濟上的支持,都是被她感動的人,自然就來做義工,他們還自己編組。她把一切人的善心喚醒,那才是真正從政的意義,才是真正的教化一方。所以我們要對國家、對民族有貢獻,我們當下當好我們為人子的本分,當下我們當好為人父的本分,我們把孩子品德教好,讓他以後成為范仲淹,以後成為教化一方的棟梁之材,那是對國家民族最大的貢獻。而這些事,我們當下都可以做的。

來源: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