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2013

一字師

●吉 光

古今中外的文學史上,「一字之師」的佳話史不絕書。例如南宋大詩人楊萬里把「于寶」當「干寶」,後來甘拜小吏為師,改正了錯別字。

元代詩人薩都剌作了一首《送訢笑隱信龍翔寺》詩,其中「地濕厭聞天竺雨,月明來聽景陽鐘」兩句,被人稱為名句。唯獨有一位老翁不予苟同,薩都剌就向老翁叩問,什麼原故?

老翁答說:「此聯固好,但『聞』與『聽』二字同義重複了!」

薩都剌虛心求教:「當改什麼字較好?」

老翁說:「改成『看天竺雨』就可以了。」

薩都剌又問:「這一個『看』字可有出處?」

老翁說:「唐人有『林下老僧來看雨』。」

薩都剌聽了誠心俯首,拜老翁為「一字師」。

又如唐末詩僧釋齊己〈早梅〉詩中,有兩句詩:「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後來經過詩人鄭谷改為「昨夜一枝開」。把「數」改為「一」,更切合〈早梅〉的題旨,被人讚譽為:「詩改一字,界判天人」。

(轉載明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