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2013

孔子的相學

南懷瑾

將叛者其辭慚,中心疑者其辭枝,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誣善之人其辭遊,失其守者其辭屈。(繫辭下傳)

一個人將要背叛你的時候,聽他講話的聲音就知道了。他的話儘管講得好聽,但語氣裡頭一定有許多歉然,隨時都有慚愧之意流露出來。古人說:“心不負人,面無慚色。”他要想背叛你的時候,言行都有虧歉之意,無論如何都掩飾不了的。

“中心疑者其辭枝”。這個叫心相,不是面相,不是看鼻子眼睛的,由心而發的,便叫心相。中心有疑惑的人,他講的話是“枝”,就是不談正題,說了半天,講了很多理由,事情結果如何?沒有說,永遠不作下面回答,這就是“中心疑者其辭枝”。

“吉人之辭寡”。凡是大英雄大豪傑,成大功的人都不會亂說話的,一個共通的特點,都是“沉默寡言”四個字。話多的人,唧唧喳喳的人,不管他的命多好,也已經被他唧喳完啦!所以成功的人一定是沉默寡言的,很少講話,要講話一定簡單明瞭,就是“吉人之辭寡”。

“躁人之辭多”。粗躁的人話就多啦!經常聽他唧唧喳喳半天,不曉得他到底說的是什麼?永遠沒有中心思想。

“誣善之人其辭遊”。誣陷人家時,他講的話遊移不定,多在兩可之間。你問他是真的嗎?他會說我聽人家這麼說的,你說靠不住,他又說不過、但是、恐怕、說不定……一大堆。總之,似是而非,似非而是,欲加人罪而不負責的遊移其辭。

“失其守者其辭屈”。“失其守者”,就是離開了他的本位,放棄了他的立場,放棄了他的職守。你問他話時,他總是支支吾吾的。“其辭屈”,理不直、氣不壯,唯唯諾諾的樣子。

來源: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