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2013

曾國藩重家風 遺訓澤被後世

by 記者陳運璞╱舊金山報導
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過世前留下四條遺囑:「慎獨、主敬、仁愛、勞動」,他交代:「此四條為余數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記之行之,並傳之於子子孫孫。則余曾家可長盛不衰,代有人才。」

湖南省作家協會主席唐浩明研究曾國藩逾30年,撰寫三卷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傳」,並編纂出版30卷1500萬字「曾國藩全集」,以及高居暢銷書榜的「唐浩明點評曾國藩家書」。

5日唐浩明在舊金山表示:「曾國藩非常重視家風,他認為無形的家風勝過有形的富貴。他曾說官宦之家榮華富貴大都止於一代,若驕奢淫逸行為放蕩,甚至死無葬身之地。經商之家可綿延兩三代,耕讀之家可綿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可綿延十代、八代。」

曾國藩教導子弟勤勞儉樸,讀書睦鄰。兒子曾紀澤、曾繼鴻都靠自己努力,分別成為外交家與數學家。曾紀澤擔任過駐俄公使,並與俄國簽訂伊犁條約,收復廣大土地,廢除沙俄在新疆的特權,是晚清唯一的一次外交勝利。

小兒子曾繼鴻參加鄉試,完全不活動,不送條子,曾國藩也不給主考官打招呼,以致曾繼鴻第一次應考竟然榜上無名,數次應試後才終於得了「勝錄附貢生」。以曾國藩當時的名聲地位,這樣的過程實屬難得。

唐浩明說:「曾國藩在曾繼鴻九歲時,給兒子的家書中寫道:凡人多望子女為大官,父唯望子孫讀書明理,勤儉自持,不怕勞苦,此君子也。」

唐浩明指出,曾國藩不留財產給兒子,並交代子弟要有寒士作風,不買田,不坐轎。如須坐轎,也只坐兩人轎,不坐四人抬的轎,避免排場鋪張。

他的後代子孫,包括內外孫,每一代都出人才,例如曾寶蓀、曾約農、俞大維等多人。
© sf.worldjournal.com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