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是以聖人披褐而懷玉。(道德經)
平凡的老子,難懂的老子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他自己說,我上面所講的理論平凡得很,非常容易懂,也容易做到;可是事實上,天下沒有人知道,看了也不懂,也做不到。這幾句話等於是先知的預言,老子只寫了五千言,而我們已經研究了幾千年。古今中外,尤其現在這個時代,討論研究老子文章的五花八門,究竟哪一個人說的合于老子的本意呢?誰也不知道!
例如,我們在這裡研究的老子《道德經》,與多數學者們一樣,大半是借題發揮的;是不是老子的本意呢?那就在乎各人自己的修養,自己的智慧,以及自己的造詣與看法了。所以,老子說他的話本來很容易懂,可是天下沒有人懂,後世有那麼多研究老子的書,這一句話對研究老子的人真是一個很大的幽默。而且老子自己只寫了五千字,我們後世到現在為止,關於這五千字的討論著作,幾千萬字都有了,那也是很滑稽的一樁事。
這在哲學的理論上,使我們得到一個概念,就是天下的事物最平凡最平淡的,就是最高深的。真正的智慧是非常的平實,因為古今中外的人類都有一個通病,都把平凡看成簡單,都以一種好奇的心理自己欺騙自己,認為平凡之中必有了不起的高深東西,以致越走越鑽到牛角尖裡去了。
我們千萬要記住,什麼是偉大?什麼是高深?最平凡的就是最偉大,最平實的就是最高深,而人生最初的就是最後的。無論多麼高的宗教哲學,任何一種思想,最高處就是平淡。所以,我們只要在平淡方面留意,就可以知道最高的真理。老子不過是用一種不同的方法講出來,所表達的形態較為不同罷了。他只說我的話很容易懂得,也很容易做到,可是天下人反而不知道,也做不到。這不但代表了老子自己的學術思想,也是給古今中外的高明思想做了一個總結論。
老子與佛教的因明
“言有宗,事有君”,這兩句話老子先提出來,可是與漢末佛教傳來翻譯的經典大有關係。因為佛教注重因明,就是現在所謂的邏輯。西方的邏輯,本來是從印度因明思想而產生的,共有三支:第一是“宗”,就是講話有前提有宗旨;第二是“因”,就是申述理由;第三是“喻”,是用比喻說明使人瞭解。
在表達或思考一件事情時,先要掌握中心——“宗”,然後引申檢討相關的理論—-“因”。比如有同學說,老師我有事找你,這句話不是宗旨,他說我要研究老子《道德經》,這才是一個宗旨。為什麼要研究老子?如何研究老子?這是你今天要表達的,這個是“因”。但是,常常是“宗”、“因”都明白了,可是仍舊不太清楚,因為世間的語言不足以表達。不但中文如此,世界上各種語言文字,有時都不足以充分表達一件事物。所以,我們常常感覺,人與人之間很多的誤會,就是因為言語文字的缺陷而產生的。
一個人講話的時候,聲音還不夠表達意思,還要加上眼神,還要指手畫腳,甚至於還要大聲吼。如果這樣仍不能使人明瞭所表達的意思,於是高明的人,像莊子、老子,以及各宗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耶穌等,都會再講些比喻,因為用比喻表達更容易使對方瞭解。例如說,你這個人蹦蹦跳跳像一隻猴子,那就很容易被人懂得,這就是一個比喻,“宗”、“因”都清楚了。光講道理“宗”和“因”,沒有加上“喻”,不太容易使人清楚所說的道理。
所以世界上善於說比喻的書,就是宗教的經典;佛經也好,道家的經典也好,基督教新舊約全書也好,都屬於善於比喻的。而且透過一個故事比喻,使人瞭解後,罵了人也不得罪人。可是因為這麼一罵,連聽的人也罵進去了,聽者粲然一笑,就瞭解這個道理了,這就是因明的方法。當時,佛學傳入中國,翻譯因明的時候,第一個提出“宗”的翻譯,就是借用老子這一句話——“言有宗”。
“事有君”,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個君,就是主要的中心,有人做了很多事,但自己究竟為什麼做這些事,連他自己都莫名其妙;因為他“事無君”,自己的思想沒有主宰,只跟著情緒在跑。所以,老子告訴我們“言有宗,事有君”,思想要有宗旨,做事要有中心重點。
老子根據上面這幾句話,做一個結論說,我的話是非常平凡,也容易懂,也容易做到,可是天下人反而不懂,反而做不到。這是當時古文寫作的方法,也許是當時春秋時代的古文。“言有宗,事有君”是當時的文字,不用聯係詞與介詞。老子是說,大家看了我的東西不懂,他就是不明白,其實我每一句話,每一件事情,每一個理論,都包括了“宗”、“因”、“喻”的道理。
無知的智慧是什麼
下面又轉了,說真正的智慧是什麼。“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這句話有兩方面的解釋,一方面照它本身的文義來說,老子是在罵人,因為人太無知了,太沒有智慧了,所以不容易懂我的話,不容易瞭解我的意思,這也可以說是老子的一句牢騷。
另一方面,這一句話有獨立的意思,是說真正的智慧是“無知”;智慧到了極點,知道無知之體,智慧之體,這才是真智慧。有一本佛學的名著《肇論》,作者僧肇,是南北朝時期鳩摩羅什的弟子之一。另一位道生法師亦受鳩摩羅什法師的影響,就是那位“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生公。僧肇法師年輕時跟隨鳩摩羅什做翻譯工作,後來寫了幾篇大文章,其中一篇就是《般若無知論》,被譽為佛學最高的研究。這不是工夫,而是真智慧,走上大徹大悟而成佛的真智慧,梵文就是“般若”。真正的般若智慧的體是“無知”。
當時這篇文章震動了學術界,一般認為人人都要求智慧的成就,如果真智慧是“無知”的話,我們在追求“道”之體時,又須以智慧求到“知而不知”,才能夠證道。這其中的道理實在太深了,這是般苦智慧“無知”的道理。這一篇文章是用老莊的筆調手法寫佛學高深的道理,文字美,哲學理論深。
另有一篇《物不遷論》,在一千多年之前就說到現在物理科學所講“質能”的變化。一切東西沒有變動過,時空也沒有變動過,一切的一切都沒有變動過;就是我們現在坐車從臺北到高雄,在《物不遷論》的理論來說,我們沒有動過,你還在本位。因為《物不遷論》——宇宙時空固定一個形態,都在週期性地轉,雖然我們坐車到了高雄,但是,地球還在轉,轉來轉去始終在空間的本位上。所以,僧肇當時的四篇名論非常震動各界。僧肇除了佛學以外,也受老莊的影響極大,原因就是老子所說的“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如果依文字本身而言,這篇的意思是幽默人的,是諷刺人的。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真正懂我的少,瞭解我太多就太貴重了。因為你不瞭解我,所以我才了不起。說一句笑話,老子這個時候,以普通的眼光來看,似乎有一種阿Q精神,挨了打,心裡說,兒子打老子,沒關係。事實上,這兩句話代表了中國文化另一面的精神,這也就是他在本章的一個結論,“是以聖人被褐懷玉”。他說真正得道的大聖人,外面穿的衣服破爛,內在是無價之寶的玉石;換句話說,你不瞭解我沒有關係,我自己有道,貴不可言。後來“被褐懷玉”這一句話影響很大,廣泛被人引用。
老子《參同契》隱士
漢代以後的道家與道教,甚至於隱士之類,都受這句話的影響。道家一部名著,魏伯陽的《參同契》,在中國文化上被稱為千古丹經鼻祖。書中說到自己如何做工夫修道,修煉長生不死,以能成為超凡入聖的神仙。這是修道人必讀的一本書,修道的原理與方法都在裡面,不過很難讀懂。這部書之所以名為《參同契》,是因為修道做工夫的方法都是參合《老子》、《莊於》、《易經》這三本書的原理原則。後來道家稱魏伯陽為真人,道教稱他為火龍真人。
魏伯陽所著的《參同契》就引用了老子“被褐懷玉”這句話。另外書中有“外示狂夫”這句話,說一個真有道的人必須知道隱蔽自己,不表現自己有道,外表並不一定衣衫襤褸,也許外形瘋瘋癲癲,看不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雖然外面顯示是狂人,被世上的人看不起,可是,真有道的人倒是希望你看不起,這就是中國文化的另一面。
我經常說,中國文化左右了幾千年的歷史,而真正影響幾千年歷史思想與實際的是道家的文化。天下太平的時候,都是外用儒家的學問;到撥亂反正的時代,都是道家的人物出來。出來的這些道家人物屬於哪一類呢?是中國文化從上古都有的一種特殊人物,就是隱士們。隱士是後世的通稱,漢代稱為“高士”,宋朝叫做“處士”,清朝也叫“處士”,這些隱士們本來是永遠不出山的。
所謂隱士,第一都是學問特別好的有道之士,認為人的生命不是究竟,否定世間的一切。第二,沒有個人的欲望希求。第三,在某一個時代,他等於西方政治上“不同意票”的一派,始終保留自己的一票不投,也就是對現實不同意。這些人學問好、道德好,可是都跑去當隱土,永遠不出來。所以莊子說,這些人“天子不能臣,諸侯不能友”。連皇帝要請他出來做臣子他都不肯,各國的諸侯想與他做朋友也做不到。而這一類的人,卻深深影響一個時代的思想。
例如漢代,我們在歷史上所看到的商山四皓,雖然沒有做到真正道家的“被褐懷玉”,但影響了漢代早期整個的政治決策。又像東漢時的嚴子陵等也是一樣。其實歷代都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外表上都做到了老子這一句話“被褐懷玉”,甚至於我們民間流行的濟公活佛也是如此。濟癲和尚當時被許多廟子趕出來,衣褲鞋子都穿不上,最後沒有辦法,只好去吃肉包子喝酒去了。他也是“被褐懷玉”,“外示狂夫”。所以,在表面上,儒家與道家影響了中國文化,但隱士思想的影響更為嚴重,因為他們的學問都是帝王師的修養。
最近有一位博士班的同學聽我講課以後,拼命搜羅資料,要寫一篇隱士思想與中國歷代政治關係的論文。我說,希望你三年寫成,這個問題是老問題,太不簡單了,可是一般人從未注意,還認為是最新的觀念。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是以聖人披褐而懷玉。(道德經)
平凡的老子,難懂的老子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老子他自己說,我上面所講的理論平凡得很,非常容易懂,也容易做到;可是事實上,天下沒有人知道,看了也不懂,也做不到。這幾句話等於是先知的預言,老子只寫了五千言,而我們已經研究了幾千年。古今中外,尤其現在這個時代,討論研究老子文章的五花八門,究竟哪一個人說的合于老子的本意呢?誰也不知道!
例如,我們在這裡研究的老子《道德經》,與多數學者們一樣,大半是借題發揮的;是不是老子的本意呢?那就在乎各人自己的修養,自己的智慧,以及自己的造詣與看法了。所以,老子說他的話本來很容易懂,可是天下沒有人懂,後世有那麼多研究老子的書,這一句話對研究老子的人真是一個很大的幽默。而且老子自己只寫了五千字,我們後世到現在為止,關於這五千字的討論著作,幾千萬字都有了,那也是很滑稽的一樁事。
這在哲學的理論上,使我們得到一個概念,就是天下的事物最平凡最平淡的,就是最高深的。真正的智慧是非常的平實,因為古今中外的人類都有一個通病,都把平凡看成簡單,都以一種好奇的心理自己欺騙自己,認為平凡之中必有了不起的高深東西,以致越走越鑽到牛角尖裡去了。
我們千萬要記住,什麼是偉大?什麼是高深?最平凡的就是最偉大,最平實的就是最高深,而人生最初的就是最後的。無論多麼高的宗教哲學,任何一種思想,最高處就是平淡。所以,我們只要在平淡方面留意,就可以知道最高的真理。老子不過是用一種不同的方法講出來,所表達的形態較為不同罷了。他只說我的話很容易懂得,也很容易做到,可是天下人反而不知道,也做不到。這不但代表了老子自己的學術思想,也是給古今中外的高明思想做了一個總結論。
老子與佛教的因明
“言有宗,事有君”,這兩句話老子先提出來,可是與漢末佛教傳來翻譯的經典大有關係。因為佛教注重因明,就是現在所謂的邏輯。西方的邏輯,本來是從印度因明思想而產生的,共有三支:第一是“宗”,就是講話有前提有宗旨;第二是“因”,就是申述理由;第三是“喻”,是用比喻說明使人瞭解。
在表達或思考一件事情時,先要掌握中心——“宗”,然後引申檢討相關的理論—-“因”。比如有同學說,老師我有事找你,這句話不是宗旨,他說我要研究老子《道德經》,這才是一個宗旨。為什麼要研究老子?如何研究老子?這是你今天要表達的,這個是“因”。但是,常常是“宗”、“因”都明白了,可是仍舊不太清楚,因為世間的語言不足以表達。不但中文如此,世界上各種語言文字,有時都不足以充分表達一件事物。所以,我們常常感覺,人與人之間很多的誤會,就是因為言語文字的缺陷而產生的。
一個人講話的時候,聲音還不夠表達意思,還要加上眼神,還要指手畫腳,甚至於還要大聲吼。如果這樣仍不能使人明瞭所表達的意思,於是高明的人,像莊子、老子,以及各宗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耶穌等,都會再講些比喻,因為用比喻表達更容易使對方瞭解。例如說,你這個人蹦蹦跳跳像一隻猴子,那就很容易被人懂得,這就是一個比喻,“宗”、“因”都清楚了。光講道理“宗”和“因”,沒有加上“喻”,不太容易使人清楚所說的道理。
所以世界上善於說比喻的書,就是宗教的經典;佛經也好,道家的經典也好,基督教新舊約全書也好,都屬於善於比喻的。而且透過一個故事比喻,使人瞭解後,罵了人也不得罪人。可是因為這麼一罵,連聽的人也罵進去了,聽者粲然一笑,就瞭解這個道理了,這就是因明的方法。當時,佛學傳入中國,翻譯因明的時候,第一個提出“宗”的翻譯,就是借用老子這一句話——“言有宗”。
“事有君”,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一個君,就是主要的中心,有人做了很多事,但自己究竟為什麼做這些事,連他自己都莫名其妙;因為他“事無君”,自己的思想沒有主宰,只跟著情緒在跑。所以,老子告訴我們“言有宗,事有君”,思想要有宗旨,做事要有中心重點。
老子根據上面這幾句話,做一個結論說,我的話是非常平凡,也容易懂,也容易做到,可是天下人反而不懂,反而做不到。這是當時古文寫作的方法,也許是當時春秋時代的古文。“言有宗,事有君”是當時的文字,不用聯係詞與介詞。老子是說,大家看了我的東西不懂,他就是不明白,其實我每一句話,每一件事情,每一個理論,都包括了“宗”、“因”、“喻”的道理。
無知的智慧是什麼
下面又轉了,說真正的智慧是什麼。“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這句話有兩方面的解釋,一方面照它本身的文義來說,老子是在罵人,因為人太無知了,太沒有智慧了,所以不容易懂我的話,不容易瞭解我的意思,這也可以說是老子的一句牢騷。
另一方面,這一句話有獨立的意思,是說真正的智慧是“無知”;智慧到了極點,知道無知之體,智慧之體,這才是真智慧。有一本佛學的名著《肇論》,作者僧肇,是南北朝時期鳩摩羅什的弟子之一。另一位道生法師亦受鳩摩羅什法師的影響,就是那位“生公說法,頑石點頭”的生公。僧肇法師年輕時跟隨鳩摩羅什做翻譯工作,後來寫了幾篇大文章,其中一篇就是《般若無知論》,被譽為佛學最高的研究。這不是工夫,而是真智慧,走上大徹大悟而成佛的真智慧,梵文就是“般若”。真正的般若智慧的體是“無知”。
當時這篇文章震動了學術界,一般認為人人都要求智慧的成就,如果真智慧是“無知”的話,我們在追求“道”之體時,又須以智慧求到“知而不知”,才能夠證道。這其中的道理實在太深了,這是般苦智慧“無知”的道理。這一篇文章是用老莊的筆調手法寫佛學高深的道理,文字美,哲學理論深。
另有一篇《物不遷論》,在一千多年之前就說到現在物理科學所講“質能”的變化。一切東西沒有變動過,時空也沒有變動過,一切的一切都沒有變動過;就是我們現在坐車從臺北到高雄,在《物不遷論》的理論來說,我們沒有動過,你還在本位。因為《物不遷論》——宇宙時空固定一個形態,都在週期性地轉,雖然我們坐車到了高雄,但是,地球還在轉,轉來轉去始終在空間的本位上。所以,僧肇當時的四篇名論非常震動各界。僧肇除了佛學以外,也受老莊的影響極大,原因就是老子所說的“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如果依文字本身而言,這篇的意思是幽默人的,是諷刺人的。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真正懂我的少,瞭解我太多就太貴重了。因為你不瞭解我,所以我才了不起。說一句笑話,老子這個時候,以普通的眼光來看,似乎有一種阿Q精神,挨了打,心裡說,兒子打老子,沒關係。事實上,這兩句話代表了中國文化另一面的精神,這也就是他在本章的一個結論,“是以聖人被褐懷玉”。他說真正得道的大聖人,外面穿的衣服破爛,內在是無價之寶的玉石;換句話說,你不瞭解我沒有關係,我自己有道,貴不可言。後來“被褐懷玉”這一句話影響很大,廣泛被人引用。
老子《參同契》隱士
漢代以後的道家與道教,甚至於隱士之類,都受這句話的影響。道家一部名著,魏伯陽的《參同契》,在中國文化上被稱為千古丹經鼻祖。書中說到自己如何做工夫修道,修煉長生不死,以能成為超凡入聖的神仙。這是修道人必讀的一本書,修道的原理與方法都在裡面,不過很難讀懂。這部書之所以名為《參同契》,是因為修道做工夫的方法都是參合《老子》、《莊於》、《易經》這三本書的原理原則。後來道家稱魏伯陽為真人,道教稱他為火龍真人。
魏伯陽所著的《參同契》就引用了老子“被褐懷玉”這句話。另外書中有“外示狂夫”這句話,說一個真有道的人必須知道隱蔽自己,不表現自己有道,外表並不一定衣衫襤褸,也許外形瘋瘋癲癲,看不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雖然外面顯示是狂人,被世上的人看不起,可是,真有道的人倒是希望你看不起,這就是中國文化的另一面。
我經常說,中國文化左右了幾千年的歷史,而真正影響幾千年歷史思想與實際的是道家的文化。天下太平的時候,都是外用儒家的學問;到撥亂反正的時代,都是道家的人物出來。出來的這些道家人物屬於哪一類呢?是中國文化從上古都有的一種特殊人物,就是隱士們。隱士是後世的通稱,漢代稱為“高士”,宋朝叫做“處士”,清朝也叫“處士”,這些隱士們本來是永遠不出山的。
所謂隱士,第一都是學問特別好的有道之士,認為人的生命不是究竟,否定世間的一切。第二,沒有個人的欲望希求。第三,在某一個時代,他等於西方政治上“不同意票”的一派,始終保留自己的一票不投,也就是對現實不同意。這些人學問好、道德好,可是都跑去當隱土,永遠不出來。所以莊子說,這些人“天子不能臣,諸侯不能友”。連皇帝要請他出來做臣子他都不肯,各國的諸侯想與他做朋友也做不到。而這一類的人,卻深深影響一個時代的思想。
例如漢代,我們在歷史上所看到的商山四皓,雖然沒有做到真正道家的“被褐懷玉”,但影響了漢代早期整個的政治決策。又像東漢時的嚴子陵等也是一樣。其實歷代都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外表上都做到了老子這一句話“被褐懷玉”,甚至於我們民間流行的濟公活佛也是如此。濟癲和尚當時被許多廟子趕出來,衣褲鞋子都穿不上,最後沒有辦法,只好去吃肉包子喝酒去了。他也是“被褐懷玉”,“外示狂夫”。所以,在表面上,儒家與道家影響了中國文化,但隱士思想的影響更為嚴重,因為他們的學問都是帝王師的修養。
最近有一位博士班的同學聽我講課以後,拼命搜羅資料,要寫一篇隱士思想與中國歷代政治關係的論文。我說,希望你三年寫成,這個問題是老問題,太不簡單了,可是一般人從未注意,還認為是最新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