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2013

歷史會說話 美國曾有倒債紀錄

【中央社╱華盛頓14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政府每次奮力要解決舉債上限問題時,都會自豪地宣告:美國從未倒過債。不過,據美聯社報導,美國的紀錄並非如此清白,至少有兩次對債主欠帳不還。

第一次是美國立國後不久,當時的藉口頗具戲劇性:國庫空空如也,連白宮和國會大廈都被放火燒了,甚至在1812年戰爭中,與英國作戰的軍隊都無法發餉。

第二次是1979年,當時是因事務機構出狀況,最後造成納稅人損失數十億美元。財政部將那次事件歸咎於文書作業龐大,部分原因在於國會議員爭論過久才提高舉債上限。這個原因聽來很耳熟。

這些往事當時在財政圈外原本就很少受到注意,如今更幾乎全遭遺忘。因此在17日的提高舉債上限期限逼近之際,政府又一再宣示說,若是國會不延長聯邦政府的借貸權,以支付欠債,美國可能首次出現倒債局面。

美國財政部長路傑克(Jacob Lew)確實經常宣告,美國一向履行所有償債義務:財政部發言人拒絕討論是否可能有任何例外情況。

就連美國總統歐巴馬提醒國會在大限前提高舉債上限的急迫性時,也警告說:「如果我們創下有史以來首例,不能準時償付債務,可能造成天下大亂。」

對於1814年美國倒債一事遭到忽視,歷史學家希基(Don Hickey)並不意外。畢竟,他自己著書時都定名為「1812年戰爭:遭遺忘的戰事」。

希基談起歐巴馬的說法時表示:「他搞不清楚自己國家的歷史。就是這麼簡單。」

持平而論,能搞清楚的人還真不多。在內布拉斯加州韋恩州立學院(Wayne State College)擔任教授的基恩說,沒能準時付款給部分債券持有人這種事,不常會列入歷史課本的內容。

【2013/10/14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