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華盛頓25日綜合外電報導)考古學家在釋迦牟尼佛出生地發現先前未發現的木造寺廟建築遺跡,也將佛陀可能生活的年代,推前至比原先認為更早的西元前6世紀。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尼泊爾藍毗尼(Lumbini)摩耶夫人廟(Maya Devi Temple)木造結構遺跡出土。這是第一個將佛陀出生地及他創立的佛教與特定年代連結起來的考古文物。
出土的木造建築在設計上,與地面上的磚造阿育王廟很類似(阿育王廟在摩耶夫人廟內)。不過,最重要的是,木造建築中有個不受建築保護的開放空間,且看似曾有1棵樹從此向外生長,而這棵樹或許就是釋迦牟尼佛誕生的娑羅雙樹(sal tree)。
考古學家康寧漢(Robin Coningham)在記者會中表示,外界長期以來對釋迦牟尼佛誕生時間和佛教生根時間有不同說法,如今這個發現可能說明真相。
一般認為,迦毘羅衛國王淨飯大王夫人摩耶(MayaDevi)準備回到父王的王國待產時,於1棵娑羅雙樹下生下釋迦牟尼佛。
儘管如此,大部分有關釋迦牟尼佛的生平和生活時間大都屬於口耳相傳,極少有科學證據可以從神話來爬梳出事實。
許多學者認為,釋迦牟尼佛生活於西元前4世紀,也於那段時間傳授佛法,約莫80歲去世。
康寧漢說,「考古工作發現,(釋迦牟尼佛出生地)有1座建於西元前6世紀的神廟」,這支持釋迦牟尼佛可能早在這段時間,就已存在且傳授佛法的假設。
研究人員以放射性碳素斷代法和光釋光測年法(optical stimulated luminescence),斷定在該場址發現的木炭碎片和沙粒所屬的年代。
同時,地質考古研究也證實,這個地底寺廟中央露天的地方有樹根存在的痕跡。
美國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部分資助康寧漢共同領導的考古團隊,他們在藍毗尼取得這個大發現,並計劃明年2月在全球發行「釋迦牟尼佛被掩埋的秘密」紀錄片(Buried Secrets of the Buddha,直譯)。1021126
西元前600年 最古老佛寺找到了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贊助的一支國際考古團隊,在釋迦牟尼出生地,尼泊爾南部靠近印度邊界的藍毗尼,發現一個木造結構的遺跡,據考是現存最古老的佛寺遺址,考古證據顯示釋迦牟尼可能生活於600 B.C.。遺址還有一棵樹根的遺跡,考古團隊推測可能是釋迦牟尼出生之樹。
發現古寺遺跡的地方,位在目前已成佛教聖地的摩耶夫人寺(Maya Devi Temple)地下,木造結構的造型與摩耶夫人寺十分相似。摩耶夫人是悉達多(佛祖)的母親。
擔任共同考古領隊的英國首席南亞考古學家康寧漢 (Robin Coningham)25日表示,佛祖出生的時代,以及佛教的總根何在,「是一場非常非常漫長的爭辯,現在這場爭辯有了新的觀察角度」。
目前一般接受佛祖在藍毗尼出生於一棵無憂樹下,但關於他的生平和時代,大多只有口傳,言人人殊,向無科學證據來過濾事實。
許多學者主張佛祖生活、傳教於西元前400年(400B.C.),享壽約80歲。也有不少人說他是西元前300或800年的人。在尼泊爾,最通行的說法是他出生於623 B.C.。
康寧漢表示,「我們(在佛祖的出生地)找到這座建於600 B.C.的寺廟」,可以佐證佛祖可能是在那個時代生活和傳教的假設。
考古團隊使用放射性碳和冷光技術,研判遺址上的木炭和沙粒的年代。不只摩耶夫人寺造型追仿其地下遺址的木造結構,木造結構還有一個露天中庭,當初本來可能有一棵樹。團隊發現樹根的殘餘。這是佛寺的典型傳統:以木圍欄,欄內種一棵樹。
這次考古的成果刊登於12月號的Antiquity(文物期刊)。
國家地理雜誌製作了專題紀錄片〈沉埋的佛祖奧秘〉(Buried Secrets of the Buddha),定明年2月全球播出,可能成為明年8月維也納「國際佛教研究學會」第17屆大會的重要話題。
【2013/11/26 聯合晚報】
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報導,尼泊爾藍毗尼(Lumbini)摩耶夫人廟(Maya Devi Temple)木造結構遺跡出土。這是第一個將佛陀出生地及他創立的佛教與特定年代連結起來的考古文物。
出土的木造建築在設計上,與地面上的磚造阿育王廟很類似(阿育王廟在摩耶夫人廟內)。不過,最重要的是,木造建築中有個不受建築保護的開放空間,且看似曾有1棵樹從此向外生長,而這棵樹或許就是釋迦牟尼佛誕生的娑羅雙樹(sal tree)。
考古學家康寧漢(Robin Coningham)在記者會中表示,外界長期以來對釋迦牟尼佛誕生時間和佛教生根時間有不同說法,如今這個發現可能說明真相。
一般認為,迦毘羅衛國王淨飯大王夫人摩耶(MayaDevi)準備回到父王的王國待產時,於1棵娑羅雙樹下生下釋迦牟尼佛。
儘管如此,大部分有關釋迦牟尼佛的生平和生活時間大都屬於口耳相傳,極少有科學證據可以從神話來爬梳出事實。
許多學者認為,釋迦牟尼佛生活於西元前4世紀,也於那段時間傳授佛法,約莫80歲去世。
康寧漢說,「考古工作發現,(釋迦牟尼佛出生地)有1座建於西元前6世紀的神廟」,這支持釋迦牟尼佛可能早在這段時間,就已存在且傳授佛法的假設。
研究人員以放射性碳素斷代法和光釋光測年法(optical stimulated luminescence),斷定在該場址發現的木炭碎片和沙粒所屬的年代。
同時,地質考古研究也證實,這個地底寺廟中央露天的地方有樹根存在的痕跡。
美國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部分資助康寧漢共同領導的考古團隊,他們在藍毗尼取得這個大發現,並計劃明年2月在全球發行「釋迦牟尼佛被掩埋的秘密」紀錄片(Buried Secrets of the Buddha,直譯)。1021126
西元前600年 最古老佛寺找到了
【聯合晚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贊助的一支國際考古團隊,在釋迦牟尼出生地,尼泊爾南部靠近印度邊界的藍毗尼,發現一個木造結構的遺跡,據考是現存最古老的佛寺遺址,考古證據顯示釋迦牟尼可能生活於600 B.C.。遺址還有一棵樹根的遺跡,考古團隊推測可能是釋迦牟尼出生之樹。
發現古寺遺跡的地方,位在目前已成佛教聖地的摩耶夫人寺(Maya Devi Temple)地下,木造結構的造型與摩耶夫人寺十分相似。摩耶夫人是悉達多(佛祖)的母親。
擔任共同考古領隊的英國首席南亞考古學家康寧漢 (Robin Coningham)25日表示,佛祖出生的時代,以及佛教的總根何在,「是一場非常非常漫長的爭辯,現在這場爭辯有了新的觀察角度」。
目前一般接受佛祖在藍毗尼出生於一棵無憂樹下,但關於他的生平和時代,大多只有口傳,言人人殊,向無科學證據來過濾事實。
許多學者主張佛祖生活、傳教於西元前400年(400B.C.),享壽約80歲。也有不少人說他是西元前300或800年的人。在尼泊爾,最通行的說法是他出生於623 B.C.。
康寧漢表示,「我們(在佛祖的出生地)找到這座建於600 B.C.的寺廟」,可以佐證佛祖可能是在那個時代生活和傳教的假設。
考古團隊使用放射性碳和冷光技術,研判遺址上的木炭和沙粒的年代。不只摩耶夫人寺造型追仿其地下遺址的木造結構,木造結構還有一個露天中庭,當初本來可能有一棵樹。團隊發現樹根的殘餘。這是佛寺的典型傳統:以木圍欄,欄內種一棵樹。
這次考古的成果刊登於12月號的Antiquity(文物期刊)。
國家地理雜誌製作了專題紀錄片〈沉埋的佛祖奧秘〉(Buried Secrets of the Buddha),定明年2月全球播出,可能成為明年8月維也納「國際佛教研究學會」第17屆大會的重要話題。
【2013/11/26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