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2015

每天盯螢幕8.4小時 青壯年提前「老眼睛」

October 1, 2015 聯合新聞網
一早搭車盯到睡前,青壯年多「眼忙族」。45-55歲眼最忙,近四成每天超過11小時。

每天長時間盯電腦、玩平板、滑手機,小心成為「眼忙族」,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提早報到。眼科醫學會今天公布國人最新護眼趨勢調查,20歲以上成年人每天平均盯螢幕時間約8.4小時,和2007年的5.3小時相較,幾乎是八年前的1.6倍。不少人從一早搭公車捷運、上班上課、休息、吃飯,眼睛幾乎離不開螢幕,長期過度用眼,導致罹患白內障、青光眼年輕化。

患白內障與青光眼人數 5年內增3成

眼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林仲表示,過度用眼的結果,讓青壯年族群提早擁有一雙「老眼睛」,甚至罹患青光眼、白內障與視網膜相關疾病。以民國102年與97年健保資料比較,20歲至54歲民眾,白內障與青光眼患者人數上升了30%以上。

眼科醫學會的調查,共訪問2000名20歲以上民眾,發現平均每天盯螢幕時間超過8.4小時,尤其45歲到55歲壯年,有近四成每天看螢幕超過11小時,成為名符其實的「眼忙族」;20歲至54歲青壯年族群,過半每天黏在3C螢幕上的時間超過九小時,也超過平均值。

搭公車、捷運 人人都是低頭族

翁林仲說,這顯示民眾的日常生活已離不開電腦、手機等螢幕,不少人一早起床,就先忙著透過LINE、臉書等向朋友道早安,出門搭公車、捷運繼續低頭搜尋訊息,上班時更是雙眼緊盯電腦,連中午休息吃飯、下班後到睡前,眼睛幾乎離不開手機等3C產品。

翁林仲表示,學童近視、成人老花,甚至是可能引起眼盲的三大眼疾,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病變等,都可能與長期過度使用3C產品有關。不少人常覺得眼睛乾澀或有乾眼症等,其實也和長時間盯螢幕有關。

眼科醫學會提醒民眾,每用眼30分鐘,就應休息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