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戎宿安/台北報導】 2015/11/20
口乾、口苦、口淡、口甜、口酸、口臭、口瘡、舌痛、舌邊齒痕、舌尖紅、牙齦腫痛出血、夜間磨牙、牙齒痠軟,這些口腔發出的健康警訊,中醫認為不單純是口腔疾病,而是全身健康狀況的反應。
楊謦伊中醫師提供「叩齒、舔舌、嚥津養生法」的口腔保健方法。取坐位或臥位,全身放鬆,閉目,靜心凝神,口唇輕閉,使上下牙齒有節奏地相互輕輕叩擊,先叩臼齒(槽牙)36次,再叩門齒36次,使每個牙齒都相互叩擊到,可在早晨睡醒後和睡前進行。
叩齒後,用舌尖輕輕地舔上顎,從左向右和從右向左各舔20至30次,此時會產生大量唾液,中醫視為金漿玉液,鼓漱數次,分3小口嚥下,嚥時稍用力,使汩汩有聲,同時意念誘導唾液沿任脈慢慢下降至關元穴處(臍下3寸處)。
上述養生法能預防牙周病、防止口舌乾燥,而常吞唾液具有幫助消化,中和胃酸、修補胃粘膜、殺菌等作用。
楊謦伊醫師以口舌生瘡舉例說明,口瘡即一般人所謂的「嘴巴破」,局部疼痛、食不下嚥外,嘴唇有時會紅腫乾裂,甚至伴有低熱、頸部淋巴結腫大,一般要7天左右才會消除,嚴重時多處齊發,甚至反覆發作。
許多民眾認為口瘡就是「上火」,猛吃黃連或喝青草茶來退火,有時會造成反效果。在中醫觀點,口瘡,有虛實之分,暴病多為實火,久病多為虛火,虛火又分陰虛和氣虛。實火,還要看病在哪一個臟腑來治療。
(台灣新生報)
口乾、口苦、口淡、口甜、口酸、口臭、口瘡、舌痛、舌邊齒痕、舌尖紅、牙齦腫痛出血、夜間磨牙、牙齒痠軟,這些口腔發出的健康警訊,中醫認為不單純是口腔疾病,而是全身健康狀況的反應。
楊謦伊中醫師提供「叩齒、舔舌、嚥津養生法」的口腔保健方法。取坐位或臥位,全身放鬆,閉目,靜心凝神,口唇輕閉,使上下牙齒有節奏地相互輕輕叩擊,先叩臼齒(槽牙)36次,再叩門齒36次,使每個牙齒都相互叩擊到,可在早晨睡醒後和睡前進行。
叩齒後,用舌尖輕輕地舔上顎,從左向右和從右向左各舔20至30次,此時會產生大量唾液,中醫視為金漿玉液,鼓漱數次,分3小口嚥下,嚥時稍用力,使汩汩有聲,同時意念誘導唾液沿任脈慢慢下降至關元穴處(臍下3寸處)。
上述養生法能預防牙周病、防止口舌乾燥,而常吞唾液具有幫助消化,中和胃酸、修補胃粘膜、殺菌等作用。
楊謦伊醫師以口舌生瘡舉例說明,口瘡即一般人所謂的「嘴巴破」,局部疼痛、食不下嚥外,嘴唇有時會紅腫乾裂,甚至伴有低熱、頸部淋巴結腫大,一般要7天左右才會消除,嚴重時多處齊發,甚至反覆發作。
許多民眾認為口瘡就是「上火」,猛吃黃連或喝青草茶來退火,有時會造成反效果。在中醫觀點,口瘡,有虛實之分,暴病多為實火,久病多為虛火,虛火又分陰虛和氣虛。實火,還要看病在哪一個臟腑來治療。
(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