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2015

批評 不會帶來改變

2015-11-17 聯合報 鄭俊德
日前收到一位母親的網路訊息,說她和兒子的關係很僵,希望我能給予解答。

她提到,會搞到這麼糟的原因,可能是孩子現在已經高三,準備要考大學了,壓力造成孩子叛逆,她又求好心切,會規範孩子看電視和回家的時間。

雖然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而且也很想和孩子好好溝通,但孩子看到她轉頭就走,連對話的意願都沒有;平常更把自己關在房裡,吃飯時間出來添飯後又走回去,家彷彿成了旅館,媽媽是服務人員。即使好不容易說上兩句話,孩子卻覺得她在碎念,還說被母親搞得很煩,想做自己、有自己的時間和自己的朋友。

其實,這些她都同意也接受,但是一切應有限度。她不想念他,偏偏一開口就停不住想要他改變的念頭,常常話還沒說完,孩子就轉身離開,令人束手無策。

我看完後,沒有解答能給這位母親,只能從與人相處的經驗中告訴她,我們無法直接改變人,除非他自己願意改變。不過,父母還是可以透過影響力去誘導孩子做正確的事。

最近讀到洪仲清醫師的書,裡面便提到「想藉著批評而帶來改變,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更重要的是,批評者與被批評者都不會快樂。

批評者抱持著「這是為了你好」出發,但多數時候,這卻是不信任的開始,因為多數的批評不會被接納--當聽見與自己想法相左的意見時,大部分的人會本能地直接關起心房。因此,就算意見再好,面對不願打開的耳朵,後面說得再多都變成了嘮叨。

另一方面,批評者有時會放太多情緒在裡面,把自己的不快樂歸咎於對方不改變,以為只要對方照自己的方式做了,就能解決問題,人生就快樂了。但事實是,當我們越批評,對方越不會改,對方越不改,我們就越不快樂。

想幫助孩子,要先回到初衷。例如,回家時間的規範,父母可以讓孩子說出自己覺得可行的時間,由孩子為自己負責,父母給予安全上的建議,像是提醒走小路可能會遇到的危險,或是一起看新聞時,透過新聞事件做機會教育,幫助孩子建立危機意識。

而孩子的特立獨行多半是為了取得認同或是同儕影響,這是年輕人都會經歷的一段「同伴比父母重要」的時期,這時期父母反而更要成為孩子的同伴,去認同與接納,過一段時間,孩子心智長大了,就會恢復。而且,有這麼一段冒險的歲月,也能讓孩子的人生回憶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