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7 聯合晚報 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候選人村上春樹,獨特主題與文體向來受關注,也使他在日本文評界頗受爭議;他在首本自傳性隨筆《身為職業小說家》揭露,自己一開始是以英文寫作、轉譯日文再經錘鍊,終創造「用自己聲音說小說」的「稀鬆法」文體。
村上春樹自述,他高中就因好奇心催使,大量讀英文小說;大學時他開始經營爵士樂酒吧,畢業後一回看棒球賽,打者打出一支二壘安打、球棒碰到球清脆作響時,他忽然動念「說不定我也可以寫小說」。
村上自述,賽後他立即買了稿紙和鋼筆,但因他不曾系統性讀日本現代小說,花了數月都不知日語小說該怎麼寫,乾脆搬出英文打字機用英語寫。
由於英文能力有限,村上只能用簡單語句表達,漸漸產生獨特的文章節奏;轉譯為日文時,他又找到新的日語文體,以此「稀鬆法」文體寫成的《聽風的歌》榮獲新人獎,終於贏得晉身作家最關鍵的「入場券」。
村上強調,拿到入場券後,最重要還是持續寫作,他也以「長篇小說家」自我要求,每天全神貫注寫作五小時;為培養寫作的體力、專注力,他30年來天天持續跑步一小時或游泳,這也成為他抖落寫小說時會纏上來的負面跡象的「驅魔」法。
他將在日飽受「外國文學翻版,只能在日本通用」的批評,轉為他紅遍國際的助力。村上自述,1980年代由於想證明作品在國外也能通,他開始旅居海外,再自找譯者將作品譯成外文推銷給出版社;但作品從國外紅回日本後,日人卻又說「村上語言容易翻譯,所以好賣」。
寫作35年創造13部長篇小說,村上自稱不擅長只用頭腦思考,必須物理性地寫文章、一再重改,妻子則是他修改的永遠「基準音」。至於得不得諾貝爾獎,他認為並不重要,因為「能留到後世的只有作品」。
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候選人村上春樹,獨特主題與文體向來受關注,也使他在日本文評界頗受爭議;他在首本自傳性隨筆《身為職業小說家》揭露,自己一開始是以英文寫作、轉譯日文再經錘鍊,終創造「用自己聲音說小說」的「稀鬆法」文體。
村上春樹自述,他高中就因好奇心催使,大量讀英文小說;大學時他開始經營爵士樂酒吧,畢業後一回看棒球賽,打者打出一支二壘安打、球棒碰到球清脆作響時,他忽然動念「說不定我也可以寫小說」。
村上自述,賽後他立即買了稿紙和鋼筆,但因他不曾系統性讀日本現代小說,花了數月都不知日語小說該怎麼寫,乾脆搬出英文打字機用英語寫。
由於英文能力有限,村上只能用簡單語句表達,漸漸產生獨特的文章節奏;轉譯為日文時,他又找到新的日語文體,以此「稀鬆法」文體寫成的《聽風的歌》榮獲新人獎,終於贏得晉身作家最關鍵的「入場券」。
村上強調,拿到入場券後,最重要還是持續寫作,他也以「長篇小說家」自我要求,每天全神貫注寫作五小時;為培養寫作的體力、專注力,他30年來天天持續跑步一小時或游泳,這也成為他抖落寫小說時會纏上來的負面跡象的「驅魔」法。
他將在日飽受「外國文學翻版,只能在日本通用」的批評,轉為他紅遍國際的助力。村上自述,1980年代由於想證明作品在國外也能通,他開始旅居海外,再自找譯者將作品譯成外文推銷給出版社;但作品從國外紅回日本後,日人卻又說「村上語言容易翻譯,所以好賣」。
寫作35年創造13部長篇小說,村上自稱不擅長只用頭腦思考,必須物理性地寫文章、一再重改,妻子則是他修改的永遠「基準音」。至於得不得諾貝爾獎,他認為並不重要,因為「能留到後世的只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