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叔霖 2017/04/06
經常腸胃不適的人,特別需要注意飲食習慣。執業中醫師張景翔表示,傳統中醫強調「上工治未病」,強調透過平常預防保健以便減少疾病發生機率,民眾想要預防胃食道逆流、胃脹氣等腸胃不適問題,平日就要養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建議飲食上如果胃部容易脹氣,最好少吃易產氣食物,比如番薯、豆類等。
張醫師指出,出現腹瀉、腹痛、噁心嘔吐等急性腸胃炎症狀,最好適時讓腸道休息,可以清淡飲食為主,比清粥等,避免油膩及辛辣刺激物,此外,患者還需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以便防止身體出現脫水症狀。另外,民眾想要吃得好也要吃得健康,建議不妨在烹煮年菜時加入一些中藥材,有助減少油膩及腸胃不適。
如杜仲、何首烏、黃精等藥材,可補益肝腎、強筋健骨之外,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這些中藥材能夠降低血中膽固醇。厚朴、陳皮、茴香可以理氣消滯,消除胃部脹氣。
很多中藥茶飲可以消油解膩,比如玉竹荷葉飲、山楂烏梅茶、陳皮菊花茶等皆是。
玉竹荷葉飲材料:荷葉5克、玉竹5克、炒決明子5克、洛神花5克、山楂5克、杜仲葉5克。做法:鍋中倒入1500西西清水,大火煮滾加入中藥材,轉至小火續煮5分鐘,熄火悶30分鐘後飲用。
山楂烏梅茶材料:山楂酌量、烏梅適量、茶葉5克;用500西西熱水沖泡飲用,可回沖至無味。
陳皮菊花茶材料:陳皮5克、菊花、淡竹葉適量、茶葉5克;用500西西熱水沖泡飲用,可回沖至無味。
(台灣新生報)
經常腸胃不適的人,特別需要注意飲食習慣。執業中醫師張景翔表示,傳統中醫強調「上工治未病」,強調透過平常預防保健以便減少疾病發生機率,民眾想要預防胃食道逆流、胃脹氣等腸胃不適問題,平日就要養成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建議飲食上如果胃部容易脹氣,最好少吃易產氣食物,比如番薯、豆類等。
張醫師指出,出現腹瀉、腹痛、噁心嘔吐等急性腸胃炎症狀,最好適時讓腸道休息,可以清淡飲食為主,比清粥等,避免油膩及辛辣刺激物,此外,患者還需補充水分及電解質,以便防止身體出現脫水症狀。另外,民眾想要吃得好也要吃得健康,建議不妨在烹煮年菜時加入一些中藥材,有助減少油膩及腸胃不適。
如杜仲、何首烏、黃精等藥材,可補益肝腎、強筋健骨之外,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這些中藥材能夠降低血中膽固醇。厚朴、陳皮、茴香可以理氣消滯,消除胃部脹氣。
很多中藥茶飲可以消油解膩,比如玉竹荷葉飲、山楂烏梅茶、陳皮菊花茶等皆是。
玉竹荷葉飲材料:荷葉5克、玉竹5克、炒決明子5克、洛神花5克、山楂5克、杜仲葉5克。做法:鍋中倒入1500西西清水,大火煮滾加入中藥材,轉至小火續煮5分鐘,熄火悶30分鐘後飲用。
山楂烏梅茶材料:山楂酌量、烏梅適量、茶葉5克;用500西西熱水沖泡飲用,可回沖至無味。
陳皮菊花茶材料:陳皮5克、菊花、淡竹葉適量、茶葉5克;用500西西熱水沖泡飲用,可回沖至無味。
(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