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7/2017

提升腦力 先要睡眠充足

羅真 2017年08月10日
體力太差會跑不動,「腦力」不足,則難以高效工作、圓融處事、面對挑戰、掌控自身情緒,嚴重還可能釀成病理性反應。想做任何事都游刃有餘,台大醫學院精神科教授胡海國給出三點建議,包括充足睡眠保養大腦健康,自訂一套能帶來充實感的生活習慣並規律實踐,並致力學習所扮演角色的應有技巧。

「腦力」是什麼?胡海國說明,外在壓力來襲時,大腦警覺到需要解決問題,此時會同時啟動三大系統,包括掌管情緒的邊緣系統、控制荷爾蒙的腦下垂體、處理思考判斷的大腦皮質,統合訊息並作出適當反應。若「外在壓力過高」或者「生理上不堪負荷」時,就可能導致壓力賀爾蒙過高、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睡眠障礙,思考判斷的客觀與理智也會大打折扣。

因此「腦力」可理解為面對壓力的能力,培養該能力的首要之務,須先保養大腦健康,充足睡眠就是第一步。他指出,熟睡時,大腦組織間液的空間會增加,使得腦脊髓液與腦組織間液得以交流,這個時候,腦細胞在白天工作時產生的廢物,能藉由腦脊髓液排泄掉;另外,睡眠也有助削去沒用的腦神經連結,讓大腦有空間建立新連結,這些都有助於迎向隔天的新生活。

提升「腦力」,還可以自主引導大腦結構正向改變。胡海國說,大腦能透過操練,讓神經細胞之間的連結增強,進而改變它的結構。他建議,可為自己自訂一套能帶來充實感的生活習慣,例如排定時間學習多種課程、固定時間放鬆與運動、定時關心他人、多與人互動等,長期下來,大腦內部就有正向變化,能自然而然地擁有樂活經驗。

胡海國也提到,人們在生活中扮演各種角色,可能同時是主管、下屬、父親、老公、孩子、學生,角色扮演得好與不好,是重要的壓力來源之一。他說,不同角色對「腦力」的要求不同,可回想自己擔任哪個角色時「腦力」稍嫌不足,平日可多吸收關於該角色的知識,透過閱讀或與人交流,學習如何與同事溝通、如何維繫夫妻感情或者如何更有效率讀書工作等。
(世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