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細胞)癌威脅國人的生命,由於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肝病患者不容易察覺肝臟出問題,等到症狀出現,通常大多已是肝病末期,造成治療困難。因此,抽血與腹部超音波檢查雙管齊下,是早期發現肝癌的最好方法。
肝基會與全台三十家醫療院所同步舉辦大規模免費腹部超音波肝病篩檢,此次篩檢總共有五六六一名受檢者,檢查有異常發現者達四六一四人(八十一‧五%)。其中一三一位為疑似肝癌及性質不明肝腫瘤,有十一位肝硬化,有四九八人為肝實質病變,另有一二二五人為良性肝腫瘤(血管瘤及肝囊腫等),脾臟腫大者有四十八人。值得注意的是,高達三一○三位(五十四‧八%)受檢民眾有脂肪肝。膽息肉有六一二人,其他腹部腫瘤(胰、脾、腎臟等)有九十八人,肝內鈣化點、膽結石、胰/脾/腎囊腫與腎結石等其他問題有二一四九人。
如果已經有肝硬化,必須每三個月抽血檢查甲型胎兒蛋白與肝細胞發炎指數AST與ALT,並做腹部超音波;尚未有肝硬化者,則是每六個月追蹤一次接受抽血檢驗與腹部超音波檢查。
面對肝癌,就是在腫瘤還比較小、未出現症狀之前就先找到它,這時有機會根治肝癌。即使肝癌患者發現罹病時已是晚期,雖然無法根治,但仍可進行標靶治療來控制病灶的進展。近年醫界還發展出「免疫療法」,且健保自二○二三年八月一日起有條件給付「免疫療法」加「標靶治療」的組合療法,今年二月一日更擴大給付「雙免疫療法」,病友的肝癌控制率可提升至二○至三○%。
定期追蹤和及早行動可逆轉病情。肝基會呼籲B、C型肝炎帶原者至少每半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也建議年滿四十歲以上民眾,每年都應該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