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翔指出,耳鳴依照症狀可分為四型,第一,腎虛型,常見於年長者、長期熬夜或體虛者。耳鳴聲低,如蟬鳴或流水,伴隨腰痠、膝軟、頭暈。治以補腎填精、養陰益氣,可用六味地黃丸或熟地、枸杞、山茱萸等藥。飲食建議多食黑芝麻、核桃、山藥、桑椹等補腎養血之品,避免咖啡、酒精與辛辣刺激。
周大翔醫師進一步指出,第二,肝火上炎型,多見於情緒緊繃、壓力大的人。耳鳴聲大而急,如潮水或雷鳴,常伴頭痛、口苦、目赤、失眠。治宜清肝瀉火,可用龍膽瀉肝湯或配菊花、梔子、夏枯草等。飲食建議可飲綠豆湯、決明子茶、菊花茶以清火;避免燒烤、油炸、烈酒等助火食物。
第三,脾虛氣陷型,由久病或飲食不節所致。耳鳴時輕時重,疲倦時加劇,伴氣短、食慾差、面色蒼白。治以健脾益氣、升清提陽,可用補中益氣湯或四君子湯加減。飲食建議宜食山藥、小米粥、紅棗、桂圓、黃耆燉雞湯等健脾補氣;忌生冷與油膩。
第四,痰濁阻竅型,多因嗜食油膩,脾失運化所致。耳鳴伴頭重如裹、胸悶噁心、聽力下降。治宜化痰除濁,可用溫膽湯配半夏、陳皮、茯苓等。飲食建議多食白蘿蔔、冬瓜、薏仁、陳皮,有助利濕化痰;忌甜食、乳製品及炸物。(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