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6/2025

偏頭痛 女比男高3倍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25/09/12
偏頭痛是一場反覆發生的「腦內地震」,病人憂鬱、焦慮風險高五倍,女性發生高於男性三倍。台灣頭痛學會強調,偏頭痛急性緩解與預防治療需並重;為了幫助民眾就近找到專業治療管道,學會也特別製作「全台偏頭痛就醫地圖」,呼籲有偏頭痛問題的民眾除了求診神經內科外,也可以於診所就醫,獲得專業的照顧。

世界衛生組織將偏頭痛列為全球失能第二大原因,台灣約有二百萬人深受偏頭痛之苦,相當於每十人就有一人有偏頭痛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工作表現,然卻有高達六成病人未接受專業診斷與治療。

偏頭痛不只是頭痛,而是具有明確診斷標準的疾病,包括頭痛持續四至七十二小時、至少具備單側、搏動性、中重度疼痛或日常活動會使頭痛加劇等兩項特徵,且發作時伴隨噁心嘔吐或畏光怕吵等症狀。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楊鈞百醫師形容,「偏頭痛不是一般頭痛,而像一場無聲的腦內地震,它會週期性的反覆發作,也常會無預警地發生,嚴重時病人會痛到必須暫時中斷生活與工作。」

據統計,女性發生偏頭痛機率是男性的三倍,是十五至四十九歲女性失能的主因,且台灣偏頭痛疾病負擔超越日韓,每年造成約二%GDP的生產力損失,相當於三七○萬個工作天損失、經濟損失達四十六億元。偏頭痛不僅影響社會中堅分子的生活品質與經濟生產力,「病人得憂鬱症、焦慮症的機率可達正常人的五倍。還容易因功能障礙、活動減少而導致過重或肥胖。」

社團法人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劉桓睿秘書長強調,「台灣偏頭痛族群中約七成是十八至五十歲的青壯年族群,且因偏頭痛發於女性,女性無酬工作損失(如家務、育兒等)更高達男性的十倍。

「面對偏頭痛,急性緩解和預防性治療都要做,就像地震一樣,要有完整的防震策略。」陳韋達醫師說明,偏頭痛急性治療應採分層治療策略:輕度至中度偏頭痛可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而依照目前偏頭痛的治療新趨勢,中度至重度的偏頭痛則是使用偏頭痛專一性藥物CGRP拮抗劑。目前偏頭痛治療在預防上有包括CGRP小分子口服藥物、乙型阻斷劑、抗癲癇藥、抗憂鬱藥、肉毒桿菌、CGRP單株抗體等。

楊鈞百理事長強調,實際上「咖啡因確實有急性緩解的作用,但過度依賴則會導致偏頭痛加劇或反彈性頭痛;濫用非專一性止痛藥更會產生『藥物過度使用頭痛』。偏頭痛發作半小時到一小時內是黃金治療期。」(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