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2009

溝通-家庭和諧的萬靈丹


天行

 由於教育的普及,育樂方面也日益被重視,父母重視子女,可由兒童用品之暢銷或多數父母不惜付出各種補習費、私立學校昂貴的學費得知「望子成龍」的慾望有增無減;這與半世紀前有錢人家才能讀書的情況迥然不同。

 然而所謂「青少年問題」卻給社會帶來了無窮的困擾,父母與子女不和諧的情況相當嚴重。珍貴的所謂天倫之樂由孩子長大而消失。難怪最近常遇到忙夠了事業與養育子女的朋友訴說未能與子女做到和諧溝通的苦悶。

 為什麼傳統的「父慈子孝」的親子關係會有問題?可從心理問題來探討。

 一、抱怨父母不了解他們的心理:

 父母與教師的權威在中國社會已有二千年以上,根深蒂固的歷史,父母往往只知道運用權威,對子女要求太多或期望太高,抹煞其興趣與才智引起對父母權威的不滿,進而對所有人的不滿,使由抱怨而不滿,甚至於反抗、逃避。

 二、尋求自我、期望自由獨立:

 基於此一觀點,特提出尋回天倫之樂之淺見於下:

 1、重視語言的運用。語言學家早川博士在「語言與人生」一書裏,引用齊斯基先生「科學和健全」一書的序言中所述「語言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油,潤滑油可使人際關係良好,然而往往潤滑油裏含有金剛砂,金剛砂會使兩個齒輪磨損,唯有找出潤滑油裏的金剛砂,才能使機器年齡延長,也能發揮機械的最大馬力。」可見語言在促使親子關係的和諧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一件事的傳達由於用詞是否適當,臉部的表情、語調語音的柔和與否,可使對方的感受不同。說出來的一句話若能做到「我行、你也行。」對方必定欣然接受,那麼親子間也就不會有問題,我們也都沒有問題。

 2、尊重個人的人格,練習積極的傾聽。子女是我生、我養,父母是子女的主宰;這種意識與觀念是錯誤的,子女畢竟是另一個「人」的個體,他有他的獨立人格,事實如此,法律也認定如此,父母亦應明白這一個事實;我們若能對子女如對朋友一般,我們對「父母的權威」就能較為適宜的運用。而傾聽子女的話是一件不可忽視的事。我們無意中常聽到大人們說:「我走過的穚,比你走的路還多。」或「夠了!夠了!你要說的我全知道,你不必囉嗦!」等,這種「泰山壓頂」的觀念不除,要做到傾聽孩子的話是有困難的。英國名將威爾遜將軍九歲時說了一句話,他說:「媽媽,如您能聽我說完,我就是長大了。」父母盼望子女長大,我們需要「積極的」去「傾聽」,這樣會使子女覺得被了解,被重視。

 3、先接納,後提出意見。時代不斷的進步,教育水準已提高,父母不識字或只有小學程度,而子女大專畢業的已乏其人。交通發達來往頻繁的現在,與從前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情形不同;一位教師在中秋節講嫦娥奔月與登上月球,證實月球上沒有任何生物,而帶回來的是岩石不是月兔的事實,某些方面子女已比父母懂得更多;因此,父母若以一知半解的知識和以權威要子女完全接受你的意見,未免過於勉強,如能聽完子女的意見後,說一句「你說的也有道理。」表示接納,然後再將你的見解告訴他,表達你的意見,如此可能子女也會同意你的意見,再互相討論,解決問題。

 4、解決問題,不論輸贏。傳統的父母的權威、優越感或所謂的「面子」作祟,使日常生活中爭執的機會增多,不滿的氣氛升高,使彼此生活得不自在也不愉快;如果能夠不論輸贏,經常發出「你好,我也好。」訊息來,使子女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這種有信心的氣氛,必能把事情做好,家庭也充滿了快樂。

 在「兩代的溝通」一書裏,鄭心雄博士舉了一個日常生活的輸贏的例子:

 第一例:有一個下雨天,孩子正要上學:

 孩子:「爸爸,我要上學去。」

 父親:「下雨了,把雨衣穿去。」

 孩子:「我不要。」

 父親:「不行!不穿雨衣我就打你!」

 結果,孩子雖然穿上雨衣上學,但內心十分不愉快,父親「贏了」。

 第二例:

 孩子:「爸爸,我要上學去。」

 父親:「下雨了,把雨衣穿去。」

 孩子:「我不要。」

 父親:「不穿雨衣不行。」

 孩子:「我不要穿,不然我就不去學校。」

 父親:「好!好!不怕淋雨感冒,你就去!」

 孩子冒著雨上學校,父親既擔心,又生氣。孩子贏了。

 第三例:

 孩子:「爸爸,我要上學去。」

 父親:「下雨了,把雨衣穿去。」

 孩子:「我不要。」

 父親:「哦?為什麼不穿雨衣?」

 孩子:「因為您買的雨衣不漂亮,同學會笑我。」

 父親:「原來是這樣,可是外邊下著雨,你想該怎麼辦?」

 孩子:「我想向媽媽借舊雨衣穿去。」

 父親:「你去和媽媽商量商量。」

 一會兒,孩子高興的穿著母親的雨衣上學去,孩子既不淋雨也很愉快。父親不生氣也不必擔心孩子淋雨生病。

 在這可能發生的三種情況,我們若能選用第三種,做到「你好,我也好。」那親子關係必定能改善,父子之間就不會有問題了。

 5、多用關心的語言少用責備的訊息。被讚美的喜悅是人人都體會過的經驗,然而稍為注意卻不難發現,日常生活中,人們發出的訊息屬於「責備」的何其多。雖然古人以「推己及人」來勉勵吾人關心別人,但關心別人畢竟比責備別人不易。如對不小心刺破指頭的孩子說:「活該,誰叫你亂用刀子。」和「哇!刺破了指頭很痛吧!」或對打破碗皿而難過的媳婦說:「談死!你到底是不是存心要破壞這個家。」和「別難過!手刺傷了沒有?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收拾一下去休息吧!」這兩類「關心」與「責備」的訊息,給人的是兩種絕對不同的感受。

 時常發出「責備」訊息的人,往往不會想到別人的感想,而說並沒有挖苦別人的意思,竟是無意中脫口而出。「禍從口出」而不知,是值得我們三思的;訓練自己多使用也肯使用,甚至敢使用如:「你一定很氣吧!」「是不是很痛?讓我看看。」「別難過,你已經盡力了。」「真了不起,你又完成了一件事。」這些關懷與讚美的話會使人有「被了解」的感受,也會增強自信心。

 6、不指桑罵槐,直接說出你的感受。情感是雙軌交流的。

 我們不但要「積極的傾聽」以期了解孩子的感受,父母的感受也應該直接的、明確的傳遞給孩子,才能使孩子覺得對某一件事是被肯定或需要改變,就可避免猜測、懷疑或煩惱而產生自信心,這對其人格的發展必有幫助。

 例如:「你這樣做,我認為是對的。」「我很高興你明白的告訴我這件事。」或說:「這件事,我認為不應該如此。」「我很不高興你的語氣。」「這種態度我不能接受。」這樣直截了當的說出你的感受是十分必要的。

 有些人往往滿臉不悅,卻不說出一句話,這會使四周窒息,令人難過、恐懼,會使孩子的態度惡化。「由身體說話」的態度,既然給對方有如此重大的壓力,這種無形的壓力和不直接明白的說出你的感受,指桑罵槐,卻說:「我不說你總可以吧!」等語,具有很大的破壞性,使情況更壞;因此,以適當的話語說出你真正的感受,使情感的交流更為暢通、彼此更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這樣就是有了爭議也由於彼此說出,或了解對方的感受,爭執的次數會自然減少。有些人爭議後自艾自歎說是「歹命」,這種不究挫折的原因,將挫折諉給「命運」,使看命先生生意興隆,倒不如重視語言的運用,找出「潤滑油裏的金剛砂」,使親子關係更良好,家庭氣氛更和諧。

來源:馬祖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