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宗禎/台南報導】
台南農民陳長祿夫婦十年前過世,留下七分大的農地給七名子女。子女並未分家,將父母葬在生前耕作農地,十年來輪值分工打理,合力種了兩萬多株花木,墓地變身社區小公園。
「一人一分地,分產很容易」,長子陳慶年表示,弟妹都已成家,眼見不少大戶人家遺產遭子孫分割出售後,家庭凝聚力也沒了,商量後決定讓後代永遠共同擁有這七分大園地,能隨時聚首。
陳慶年退休後當起「值日生」,天天來墓地澆水除草,常待到天黑;兩個妹妹在台南工作,為「值周生」;住外縣市弟妹與遠嫁台北的大姊陳芳枝,則是「每月輪值」至少來一次。
十年前墓地剛闢建時,陳家七兄妹請造墓業者規劃完整格局,種了數十株龍柏與數百株喬木,十年來,陸續加種了扁柏、銀柏與茶樹、柳樹及花草。
七分大農地相當遼闊,花草樹木數量多,當地地下水量不大,光是拉水管澆水,就要花上一整天;花木間雜草,往往東邊才拔光,西邊又長出一大片,陳慶年說,現在大家年紀都大了,關節退化,考慮雇工幫忙。
七人早有默契,如果輪值有事沒辦法來,遇到需要修補設施、增補植栽時,就主動多負擔一點經費,「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父母面前,大家什麼話都好講。」
陳芳枝說,兄弟姊妹原本各組家庭數十年,因這塊共同持分的墓地,生活又有了交集,兄弟姊妹的心意,希望天上的父母能夠滿意。
© worldjournal.com 2013
台南農民陳長祿夫婦十年前過世,留下七分大的農地給七名子女。子女並未分家,將父母葬在生前耕作農地,十年來輪值分工打理,合力種了兩萬多株花木,墓地變身社區小公園。
「一人一分地,分產很容易」,長子陳慶年表示,弟妹都已成家,眼見不少大戶人家遺產遭子孫分割出售後,家庭凝聚力也沒了,商量後決定讓後代永遠共同擁有這七分大園地,能隨時聚首。
陳慶年退休後當起「值日生」,天天來墓地澆水除草,常待到天黑;兩個妹妹在台南工作,為「值周生」;住外縣市弟妹與遠嫁台北的大姊陳芳枝,則是「每月輪值」至少來一次。
十年前墓地剛闢建時,陳家七兄妹請造墓業者規劃完整格局,種了數十株龍柏與數百株喬木,十年來,陸續加種了扁柏、銀柏與茶樹、柳樹及花草。
七分大農地相當遼闊,花草樹木數量多,當地地下水量不大,光是拉水管澆水,就要花上一整天;花木間雜草,往往東邊才拔光,西邊又長出一大片,陳慶年說,現在大家年紀都大了,關節退化,考慮雇工幫忙。
七人早有默契,如果輪值有事沒辦法來,遇到需要修補設施、增補植栽時,就主動多負擔一點經費,「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父母面前,大家什麼話都好講。」
陳芳枝說,兄弟姊妹原本各組家庭數十年,因這塊共同持分的墓地,生活又有了交集,兄弟姊妹的心意,希望天上的父母能夠滿意。
© worldjournal.com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