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2017

驢子報怨的故事

清代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有這個故事:驢子報怨的啟示。

紀曉嵐的堂兄萬周說:交河縣有位農家媳婦,她每次回娘家時,都騎著一頭驢。那驢生得健壯,性情馴良,不用人驅趕便能認路。那媳婦的丈夫忙的時候不能送她,她便騎著這驢自己往來,從來沒有出過差錯。

有一天,她從娘家回來,動身時比往常晚了一點,天色陰沉,沒有一點月光,她辨不清東西南北。這時候那驢忽然一反常態,兇暴地亂跑起來,馱著她闖入叢深的高粱地,使她迷了路。走了大半夜,來到一座破廟前,那裡有兩個乞丐,住在殿廊下。那位農家婦女進退無路,只好與他們(兩個乞丐)棲息在同一個殿廊下。第二天,那兩個乞丐把她送回家。她丈夫聽說是驢子發橫惹的禍,又愧又恨,要把這驢賣到屠宰場去。

夜裡這位農夫(她的丈夫)夢見有人對他說:「這頭驢,在前世做人時,偷了你的錢。你派人追捕他,他奮力逃脫了。你就囑咐捕役,把他妻子捆來,羈留了一個晚上。他今世托生為驢,是他前生偷錢的報應。昨夜馱著你媳婦闖入破廟,令你懸望不己,這是對你前生拘留他妻子的報應。因果就此了結,你何必又要採取報復手段,結下來世的冤怨呢!」農夫聽了,一害怕忽然驚醒。他痛自懺悔,決心不再報復。

那頭驢,報了前世之怨以後,就在當天晚上,忽然死去。

有恩必報恩,有怨必報怨。這是天理,誰也違背不得,逃脫不了。所以,人這一輩子,有人對你好,有人對你不好。都不是偶然的。處處事事,對人都寬仁大度,禮義待人為好。
(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