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 2020/03/04
長期失眠的人都知道,治療這種毛病十分麻煩。執業中醫師邵培生昨日表示,傳統中醫認為,治病應求本,以調整陰陽平衡為主,治療時以內服藥物為主、針灸療法為輔,而且要分清虛實,原則上,內傷造成不寐以虛證為主,外感導致不寐以實證居多。
邵醫師指出,倘若屬於虛證,病患多半思慮過度、勞傷心脾、陰血不足、心神受損等,臨床上,常見心悸、不寐、體質瘦弱、臉色黯淡、忘東忘西、身體倦怠、精神疲勞、面色少華、氣虛懶言、飲食無味、大便不成形、舌淡苔薄白等症狀,治宜養血、補益心脾,以便達到安神的目的。
邵醫師指出,倘若屬於實證,病患多有火旺現象,臨床上,常有心煩不寐、性情急躁、愛發脾氣、頭暈耳鳴、嘴巴苦、口渴、胸悶、胃口不好、便祕、尿液偏褐色、舌赤苔黃膩等症狀,治宜清肝舒鬱、瀉熱安神,可望改善各種症狀。
針灸療法常見分為體針、耳針兩類,體針主要是扎在軀幹與四肢,適合取神門、失眠、氣海、通里、內關、關元、百會、四神聰、合谷、足三里、風池、印堂、三陰交、太衝等穴位;耳針主要是扎在耳朵,適合取安眠、交感、心點、神門、腎、皮質下、內分泌等穴點。臨床上,中醫治療不寐必須辨證用藥,輔以耳針、體針等針灸療法。
(台灣新生報)
長期失眠的人都知道,治療這種毛病十分麻煩。執業中醫師邵培生昨日表示,傳統中醫認為,治病應求本,以調整陰陽平衡為主,治療時以內服藥物為主、針灸療法為輔,而且要分清虛實,原則上,內傷造成不寐以虛證為主,外感導致不寐以實證居多。
邵醫師指出,倘若屬於虛證,病患多半思慮過度、勞傷心脾、陰血不足、心神受損等,臨床上,常見心悸、不寐、體質瘦弱、臉色黯淡、忘東忘西、身體倦怠、精神疲勞、面色少華、氣虛懶言、飲食無味、大便不成形、舌淡苔薄白等症狀,治宜養血、補益心脾,以便達到安神的目的。
邵醫師指出,倘若屬於實證,病患多有火旺現象,臨床上,常有心煩不寐、性情急躁、愛發脾氣、頭暈耳鳴、嘴巴苦、口渴、胸悶、胃口不好、便祕、尿液偏褐色、舌赤苔黃膩等症狀,治宜清肝舒鬱、瀉熱安神,可望改善各種症狀。
針灸療法常見分為體針、耳針兩類,體針主要是扎在軀幹與四肢,適合取神門、失眠、氣海、通里、內關、關元、百會、四神聰、合谷、足三里、風池、印堂、三陰交、太衝等穴位;耳針主要是扎在耳朵,適合取安眠、交感、心點、神門、腎、皮質下、內分泌等穴點。臨床上,中醫治療不寐必須辨證用藥,輔以耳針、體針等針灸療法。
(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