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嘉祥/台南報導】 2024/07/19
氣候變遷下極端氣候頻傳,今年夏天動輒出現卅七度高溫,隨著氣溫升高,俗稱「中暑」的運動型高溫疾病(Exertional Heat Illness,
EHI)越來越常見,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急診醫師曾暐昕主任提醒民眾,夏日熱中暑恐會造成器官損傷,尤其是運動選手與勞工不可不慎。
五十七歲的泥作師傅近日因趕工程,長時間於高溫密閉的案場工作,被同事發現倒地不省人事,立刻請救護車送醫,抵達新營醫院急診時體溫高達四十度,曾暐昕主任立即為其緊急降溫,補充靜脈注射點滴後終於恢復意識,但後續血液檢查仍出現橫紋肌溶解與急性腎衰竭,需要入住加護病房治療。
曾暐昕主任表示,高溫引起的疾病類型主要分為三大類,熱痙攣是由於大量出汗後電解質不平衡引起的肌肉痙攣;熱衰竭是體溫調節失衡導致的疲勞、虛弱、頭暈、噁心等症狀;熱中暑則是最嚴重的形式,體溫升高超過四十度,可能導致意識模糊、器官損傷甚至死亡。
曾暐昕主任也提醒民眾在戶外曝曬工作、運動或遊玩前可先做預防措施,首要是充足補水,運動前、中、後都要注意補充水分,以避免脫水;其次是穿著合適,選擇輕便、透氣的運動服裝,以幫助身體散熱,同時也應避免在高溫時段運動,盡量選擇清晨或傍晚進行戶外運動,避開一天中最熱的時段。
如已出現中暑症狀,曾暐昕主任也說明應立即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避免進一步的高溫暴露,同時進行降溫措施,可以冷水或冰水擦拭身體,或用冷濕毛巾覆蓋,促進散熱,並讓患者飲用含電解質的飲料或開水補充水分,若症狀未見好轉或出現意識模糊等嚴重症狀,應立即打一一九送醫。
曾暐昕主任也呼籲民眾,運動性熱疾病雖然危險,但通過適當的預防和及時的應對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發生率和嚴重性,夏季運動或工作時應保持警覺,減少高溫疾病的發生。 (台灣新生報)
五十七歲的泥作師傅近日因趕工程,長時間於高溫密閉的案場工作,被同事發現倒地不省人事,立刻請救護車送醫,抵達新營醫院急診時體溫高達四十度,曾暐昕主任立即為其緊急降溫,補充靜脈注射點滴後終於恢復意識,但後續血液檢查仍出現橫紋肌溶解與急性腎衰竭,需要入住加護病房治療。
曾暐昕主任表示,高溫引起的疾病類型主要分為三大類,熱痙攣是由於大量出汗後電解質不平衡引起的肌肉痙攣;熱衰竭是體溫調節失衡導致的疲勞、虛弱、頭暈、噁心等症狀;熱中暑則是最嚴重的形式,體溫升高超過四十度,可能導致意識模糊、器官損傷甚至死亡。
曾暐昕主任也提醒民眾在戶外曝曬工作、運動或遊玩前可先做預防措施,首要是充足補水,運動前、中、後都要注意補充水分,以避免脫水;其次是穿著合適,選擇輕便、透氣的運動服裝,以幫助身體散熱,同時也應避免在高溫時段運動,盡量選擇清晨或傍晚進行戶外運動,避開一天中最熱的時段。
如已出現中暑症狀,曾暐昕主任也說明應立即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避免進一步的高溫暴露,同時進行降溫措施,可以冷水或冰水擦拭身體,或用冷濕毛巾覆蓋,促進散熱,並讓患者飲用含電解質的飲料或開水補充水分,若症狀未見好轉或出現意識模糊等嚴重症狀,應立即打一一九送醫。
曾暐昕主任也呼籲民眾,運動性熱疾病雖然危險,但通過適當的預防和及時的應對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發生率和嚴重性,夏季運動或工作時應保持警覺,減少高溫疾病的發生。 (台灣新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