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2009

醫療奉獻團體獎》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


記者劉惠敏/專訪

天主教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來台恰好半個世紀,她們只與最弱勢的人打交道。因為他們選擇服務的對象,永遠都是最弱勢、最少人關懷的族群,一如修女會的宗旨「為窮人服務、渴望與窮人在一起」。

由比利時修女瑪利亞‧露薏絲戴美德於一八九七年創立,當年到印度照顧孤兒、棄嬰的戴美德激發印度、比利時的婦女,成立奧斯定傳教女修會,於世界各地開設會院,於1963年與聖母聖心會合併,改稱聖母聖心傳教修女會,於1959年來台從年輕就離家多年的修女仍堅持在第二故鄉的台灣,繼續為貧苦人服務,提供醫療照護及牧靈的工作。修女們發自內心、時時掛在嘴角的微笑,一如她們為多年奉獻服務,所下的註解,「這是再幸福不過的」。

當年台北萬華區聚居許多貧民,也因此成為修女會第一個落腳處,先後在大埔街等地開設診所,從國外募款興建以婦幼照護為主的聖若瑟醫院,提供費用低廉或免費的醫療服務。 在台灣一住就是四十多年、比利時籍修女葛永勉、何華珍,就在服務工作中,慢慢練就一口熟練的國語。

早年的台灣,溫飽都是問題,很多父母生下早產兒,只能任其自生自滅,修女們卻不計報酬、展開雙臂擁抱這些巴掌大的孩子,聖若瑟醫院積極地商借、募捐保溫箱,40多年前台大醫院保溫箱收費一天要150元,聖若瑟醫院只收30元;即使如此,還是有很多付不出錢的父母從此失聯了,修女們也一肩擔負所有費用、為孩子找一個家;口碑一傳開,很多人生下早產兒就送到萬華的「阿斗仔醫院」。

1978年,已配置64個保溫箱的聖若瑟,還是得經常讓兩、三個寶寶擠一個保溫箱,修女們想起當時的「不得已」,仍感到心有不忍,為了解決早產兒家庭的經濟重擔,募集台灣第一個早產兒基金,有8千多個家庭受惠,之後也引起社會對早產兒議題的重視。

修女們的工作擴及離島等更貧困的地區,1973年到金門戰地前線,協助婦幼的醫療照護,兩年,再轉往醫療資源更缺乏的馬祖設立診所,當時派出的修女石仁愛,足跡遍及南竿島三千戶人家,從傷風感冒到接生,當地失能病人的居家護理,幾乎無所不包。

1981年,當國內醫療資源越來越充足時,她們配合時代需要,將醫院捐給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由新店耕莘醫院管理,把永和土地、部分基金捐出來,興建永和耕莘醫院,以期發揮更大的效用。

修女們的眼光繼續搜尋更弱勢的角落,她們發現一群疏於關懷的失智症老人,在1998年與各單位發起成立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捐出聖若瑟醫院的舊址,籌設失智症專責養護中心,推動失智症研究、培育照護人才,希望建立起本土的失智照護模式。也將許多心力放在身心障礙者,協助開辦養護中心。

在社會還沒有意識到迫切性時,修女們用愛心做雷達,敏銳地找出最需要關懷、需要長期照護的各族群,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的工作伙伴,形容修女們像似「有用不完的體力與愛心」,似乎是一路忙著找出哪裡還需要幫忙,每年有一半的時間都在至善老人安養護中心的修女林艾雯,另外一半的時間則是走向中國大陸內蒙古,滿足醫療衛生教育的需求,修女們每周拜訪三峽的外國人收容中心,撫慰等待遣返的外勞,協助他們盡快與家鄉聯繫。

聖經所言「一粒麥子,…如果落在地裡死了,就能結出百倍的子粒」,放在修女們身上再合適不過,菲律賓籍的修女陳勝華說,種種的工作是因為有許多台灣伙伴的共同努力,這裡面包括許多當年受其救助的早產兒、患者與家屬,能看著當年的寶寶、小孩健康的長大,繼續從事醫療照護工作,其實就是最大的收穫之一。

就連常常忘記她們是誰,或不時耍脾氣的失智老人,在修女們眼中,都是相當「可愛」的,平均年齡在60到70歲的修女們很認真的說起與老人們相處的經驗,就像眼神總是炯炯發亮的小女孩,「你總是能在他們身上學習到許多智慧、讓你每天變得有趣」。

有人曾經問修女,來台灣是為了傳教嗎,她們回答說,她們來是因為想將自己感受的愛、傳播給更多人,又因此獲得滿滿的回報,就是「幸福」。

編按:本屆醫療奉獻獎得主事蹟系列結束。19屆醫奉獎頒獎典禮訂於23日(周六)下午2時,在公務人力發展中心卓越堂 (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30號)舉行,,自由入場,歡迎共襄盛舉。

來源:聯合報